今天是精读的第2224天,陪伴你一生成长
前几天看到一个热搜,“招名校生养猪,月薪2万”。
原来,这是国内知名水产养殖企业沐源发布给复旦大学学生的招聘信息。
月薪2万,针对复旦大学本科生。硕士月薪可达2.2万,博士月薪2.4万。
虽然这个工资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但是因为这家企业的主业是“养猪”,这个招聘消息被很多网友鄙视。
“复旦学生去养猪,哪个太大材小用了?”
“你父母这么多年一直在给你读书,让你努力考上复旦。是给你养猪的吗?”
“学习不好,就没资格养猪!”
这真的应验了那句话:很多人嘴上说着职业无贵贱,其实心里都装着鄙视链。
我看过一个观点:“最赚钱的赚钱方式就是利用人的底层需求来赚钱。”
人的底层需求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模型将人们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可见,最低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比如呼吸、食物、睡眠等等。
很明显,沐源股份所在的行业就是利用这个最低需求赚钱,所以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
不,随着今年猪价的飙升,沐源股份的市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
01
关于工作
闫妍:任何行业都隐藏着真正的机会。就像过去鄙视“养猪”的人一样,他们其实是在用自己已知的偏见看待未知的可能性。
没有尝试过的领域,请不要小看。
闫妍:在职场上,专业能力通常是某个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和经验。没有这个领域,可能没什么用,但是一般的能力可以让你在任何行业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闫妍:在生活中,总是说做某件事很容易的人,往往从来没有亲自尝试过。因为我没有尝试过,也不了解,所以会局限于我的自然想象。
02
关于行动
ong>
言偃: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空想,一味瘫在床上想:如果这样,如果那样。还习惯性地把他人的成功归结于幸运,但世上哪有那么多幸运啊?
你只看到了他人的成功,却忽略了他人背后付出的努力。

言偃: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53:即刻行动》中,分享了一则关于扎克伯格的故事。
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构性的设想,来自Winklevoss兄弟。
他们有一次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讲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听后认为太精彩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俩却说:“我们想想。”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但扎克伯格却没有浪费眼前的机会,回到宿舍后,他马上就开始动手,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
在扎克伯格已经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Winklevoss兄弟还在酒吧喝酒、准备自己的皮划艇赛……
最后,等知道一个叫Facebook的东西已经崛起,他们才慌张失色地跑上门去要钱,于是就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虽然Winklevoss兄弟拿到了一些赔偿,不过相比于Facebook当下的发展态势,这些赔偿仅是小小的一部分。
你看,真正的高手,知行从来都是合一的。

言偃:张爱玲说,想要做什么,就立刻去做,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很多事情,只有开始,才会有获得。
03
生活感悟

言偃:生活常常是,你拼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但难道这样我们就不再努力了吗?
不是的,努力不一定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回报。努力过,你至少积累了经验,也不会让自己空余遗憾。

言偃:爱默生曾说,“如果有两条路,我会选择那条少有人走的路。”孤独感使人感到难过,但是高质量的独处,其实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智慧。独处是精神上的狂欢,它能让你回归真实的自我。

言偃:心理学上有一个韦奇定理,说的是: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是啊,世界上最难走的,但却最应该走的路,可能就是做自己了。学会适当屏蔽外界的声音,其实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整理者:言偃,精读主创,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