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泉堡苏通小微创业园

天山网讯(通讯员唐珊珊报道)近年来,新疆阜康市深入推进“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惠民富城”战略,全力推进风光与城市互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规模不断扩大,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与2010年相比,城镇化率达到62%,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6.9万人,增加7.34万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翻了一倍多。

产城融合: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效应

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动力,阜康始终把“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放在首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1年以来,阜康市在招商引资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变“招商引资”为“选择投资”,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向产业链、节能清洁生产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延伸,一批循环经济项目相继落地。推进“能源替代”战略,依托投资3亿元的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投资1.02亿元的煤层气开发利用试点示范项目、投资4.05亿元的焦炉尾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气化园区”。目前已吸引规模以上企业58家。预计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工业增加值25.8亿元。

此外,为奠定经济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平台,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阜康市新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2013年开工建设的苏通小微创业园,是阜康市承接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载体。自成立以来,不断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使全市小微企业整体规模不断壮大,成为阜康市现代工业化发展的新亮点。

近年来,阜康市通过不断优化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平稳发展。目前已有53家企业入驻园区。预计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将于2015年完成,年底前20%的企业投产。第一阶段将带来约3000个工作岗位。

城乡一体:精绘乡情乡韵,留住乡思乡愁

按照“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发展定位,阜康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重点加大民生项目投入。

投入小民生建设资金2000万元,征集并集中实施一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小民生项目,增强全体公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目前,棚户区改造任务已完成80%,总投资9129万元,18个老旧小区已分批整合改造,面积1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300栋,住户9068余户,实现了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阜康市以“以荫建城、以园建园”的城市景观理念,建设了26个公园和绿地。乘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风车,抓住了道路新建、改建的有利时机,同时推进道路绿化建设,极大提升了全市道路绿地景观水平。

大力投资城市民生工程和特色村镇建设

建立完善的城市水、电、气、热供应体系。城市电网改造、供水二期改扩建、新建小区供热管网、供气保障、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一大批项目已经实施。目前日供水量3.3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95%,日污水处理量1.5万立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85%,日供气量3.7万,天然气覆盖率96%,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3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96%,日处理生活垃圾130余吨,无害化处理率92%。

景城互动:以文为魂、以水为灵、以绿为韵

“十二五”以来,阜康市累计投入近10亿元完成城市道路建设65公里,形成“五

横十纵”路网结构。G335阜康段过境公路、滑雪场公路、S111线-南台子管护站公路的建设,将城区、景区、园区道路有机衔接,市域内城镇联通和对外交通联网能力切实提升,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体系进一步健全。


阜康市将自然山水作为城市的“图底”,利用好山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让“绿色”连通世界遗产地,让“绿色”成为阜康发展的底色,建设“以文为魂、以水为灵、以绿为韵”的特色山水之城。


其中,主要突出城市主干道的绿化配套,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的要求,阜康市对12条新建主次干道坚持绿化同步建设,高标准改造了3处原有公园,新建了23 处公园(广场)和特色游园,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形成了结构合理、布置均匀、方便市民生活、独具山水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为突出山水旅游城市特色,阜康市加强城市用地管理,各类城市建设项目用地应坚持节约集约原则,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促进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融合对接,启动了供热、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地下管网普查,加强城建档案及地下管线的管理。


阜康市放宽城镇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准入,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适应PPP模式融资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拓展政府融资渠道,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项目,推进市政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努力实现“山水阜康让近者悦、远者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