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2019在贵州农村创业扶贫项目

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记者题:庄稼汉的“水生意”——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就业新生态)

新华社记者黄伟、向

他搬到易地扶贫搬迁点金银山社区已经两年了。贵州省赫章县古达苗族彝族乡钟山村42岁的农民周训超,逐渐适应了——名“个体户”的新身份。

“在老家种玉米和朝鲜蓟之前,我靠种庄稼为生。我的老母亲和老伴常年生病,我入不敷出。生活非常艰难。”周训超说,种种艰辛都可以追溯到“饮水困难”的记忆。

在荒山野岭中,周训朝“每天起床,背水5公里”,生活像当地土地一样干燥。2018年,他和家人通过扶贫搬迁,终于告别了他们几十年的山区生活。

搬进新社区后,“吃水难”成了过去式,周训超“开始了水的想法”。他和朋友总结,和社区的党员干部讨论,瓶装水的商机就出现了。

动手吧。周训超告诉记者,他一开始果断买了100桶水,第一天通过发名片卖了10桶。短短5天,社区里100桶水就卖光了。

热烈的反响让他迅速扩大了销售规模:100、200、300……最多600桶。

“一桶水的成本是4元。居民上门收7块钱的水,8块钱送到别人家。”周训超娇羞地从记者那里算出了明细账目,平均每个月收入6000元左右,可以支撑起一家人的医药费等开支。

周训超的“水生意”让金银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文兵大吃一惊。看似偶然的商机背后,是穷人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逆转。

赫章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金银山社区是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有2720户,搬迁人口13612人。这些大山深处的狮山区移民,大多是“老、弱、病、残、困”的特殊群体。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些人刚开始很难适应社区生活。”文兵回忆,个人白天喝醉了睡在小区草坪上;为了省事,有的居民用铲子把垃圾扔出窗外;社区组织就业招聘,很少有人主动报名.

面对种种困难,社区制定了“党建积分”的药方。“无论是改变不良的文明卫生习惯、不良的家庭作风和家庭教育,还是改变漠视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都是用‘赏罚分明’的积分杠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文兵感慨。

社区建立积分清单,以100分为基本分值,通过对违规行为给予加分、扣分的方式,对社区业主的综合表现进行综合量化考核。比如,贫困人口可以通过稳定就业、参加技能培训、参与社区环境卫生创建等方式赚取相应的积分。

积分的带动效应显现:将积分与就业联系起来,培训中心从拥挤的变成了拥挤的;把分数和教育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上学了.一点一滴的变化,滋养着社区蓬勃的新气象。

对于拆迁户来说,他们可以安居乐业。文兵表示,要将积分权重向就业倾斜,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拆迁户技能,实现高质量脱贫,巩固脱贫成果。

现在,周训超成了社区里的“积极分子”,不仅免费发放100桶水供全社区信用表彰,还雇佣了一位拆迁户挑水帮他稳定就业。

“后续扶持最重要的是就业。”文兵说,金银山社区现在已经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预计今年将和全县一起脱贫。

周训超的《水商》就是用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