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陈光标接到一个电话。汶川地震发生,朋友的姐姐和姐夫被压在废墟中,生命不明。
陈光标听后很着急,
在一堆废墟中,他拉出了一个小女孩。女孩呼吸困难,处于半昏迷状态。但她紧紧地握着陈光标的手,似乎害怕如果她放手,她的希望就会失去。
陈光标看着废墟中的其他孩子,悲伤地告诉女孩:
你的许多同学还在那里。我必须去救人!
小女孩听到后,顺从地松开了紧握的手,但当陈的光标再次回到小女孩身上时,她失去了呼吸。
一个鲜活的生命从他的眼前消失,而陈的光标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汶川地震中,陈光标共抢救131人,其中他亲自抱、抬、抬200多人,抢救14人,向地震灾区捐款1亿多元。他说: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必须有社会责任感。
到2012年,陈光标已捐款20多亿元,因此被亲切地称为“陈寿山”。
不过他以前挺高调的,现在很少露面了。媒体对他的评价很差,公众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他当即决定带领120名操作手,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
陈光标1968年出生于江苏宿迁的一个村庄。
这家人以务农为生,经常吃一顿饱饭。家里有五个孩子。陈光标4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饿死了。
陈光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除了害怕饥饿,他从小就知道一个人生活有多难。
陈光标从万人瞩目跌落至众人责难,这是为何呢?
陈光标10岁时,家里负担不起他的学费。他父亲建议不要学习,但他固执的母亲拒绝了。她拉着陈光标的手,挨家挨户借钱。
村人的门被他母亲敲了,他和母亲从晨雾到月星,整整走了一天。
直到这时陈光标才拿到了1.8毛钱的学费,还有借钱的滋味和悲伤。想到这段经历,陈光标还是忍不住流泪。
为了尽快还钱,陈光标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从家里捡扁担打水,到离家2公里外的市场上卖。
中午
日头毒辣,陈光标顾不得歇一歇,他着急卖完水,下午还要赶回学校。卖水了,卖水了!一分钱随便喝!
正吆喝,不远处杀猪店的师傅走了过来,喝了两口水,递给他两毛钱,陈光标忙翻着裤兜给他找钱。
没想到师傅丢下一句:“不要找了,留着上学用!”于是转身就走了。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当时的陈光标才10岁。
喉咙一阵哽咽,眼眶跟着泛起泪花,他盯着杀猪师傅看了好久,直到师傅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口,他才回过神来。
陈光标利用中午时间卖水,一个学期下来赚了4块多钱,不仅能还上欠邻里的学费,下学期的学费都够了。

刚解决自己的困境,陈光标听母亲说,隔壁一个叫小喜子的小孩,因为没钱上学,在家里正哭鼻子。
陈光标拿起剩下的钱就跑去了隔壁,隔壁婶子看着小陈光标手里的一堆小票,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
那个时候,陈光标才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但自力更生,帮助他人的种子已经埋在了他的心底,成为他日后成长的一种动力。

陈光标从小就能吃苦,爱动脑筋,13岁那年暑假,陈光标骑着自行车开始卖冰棍。
很多孩子看着冰棍箱子,围着不走,但兜里没钱,看着这些孩子眼巴巴看着的样子,陈光标于心不忍。
只能把冰棍都分了给孩子们,冰棍没了,钱没赚到,本钱也搭了进去,陈光标的冰棍事业以失败告终。
没几天他又做起了贩卖粮食的生意,每周末他和父亲开着一辆拖拉机,跑到各村各户收粮食。

收到粮食,再拉去县城里卖,陈光标曾得意地提起:“跑一趟能赚300多块钱。”
17岁那年,个头还不到1米6的他,已经成为整个县城最年轻的万元户。
陈光标不只会赚钱,学习成绩也不差,1985年他考入南京中医学院。
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做医生的陈光标,渐渐对这种温水煮青蛙似的生活,感到乏味:
每个月几百块钱,两三个人挤住在公家分配的集体宿舍里,不用担心前途,不用担心生计,外人都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工作也就是简单地两点一线。
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他,最终决定辞职下海。
一开始创业并不顺利,最潦倒的时候,连一碗清水煮面都没得吃,因为无力承担房租而被房东赶出门外。
陈光标只能为自己打气,他管这叫精神疗法,他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放弃,死也要死在外头。
这样流浪的日子一过就是一年多。
1995年夏天,陈光标在街上游荡,企图寻找商机,街上有一堆人围在一起,他凑过去看热闹。
大家在看一个很袖珍的仪器,耳穴疾病探测仪的东西只需把两个电极放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各个部位的疾病。
学过医的陈光标觉得,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一定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
有了想法的陈光标马上找他的大学老师,帮他改进仪器。

花15元钱买了一个被子、一张细席。
白天,陈光标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他就睡在摊子前,洗脸刷牙在公共厕所解决。
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两个月以后,他挣到1万多元。
1997年,陈光标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逆袭,很快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个时候的陈光标才29岁,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也不爱娱乐,钱该怎么花?成了困扰他的一个难题:
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了。

一次偶然机会,陈光标的老家人来找他,孩子上不起学,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陈光标二话不说同意了,承诺承担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和学费,直到孩子毕业为止。
这次帮助,让他心里产生一股自豪感,他想起小时候用1块八毛钱帮助小喜子上学的事,当时老师还特意发了一个小勋章给自己。
陈光标发现做善事,是一件能让自己快乐的事。
当时公司刚起步,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0万,但他还是决定救助一个白血病患者。从此,他在慈善的路上一往无前:
2002年,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万元;
2003年闹“非典”,向江苏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
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他向海啸灾区捐出了537万元;
家乡成立慈善总会,捐出了800万元……

截至2012年底,他10年慈善捐赠总额超过了20亿元,帮助特困户逾70万,伴随着捐款数额的不断增长的,陈光标一路便随这质疑:
2011年,《中国经营报》一篇名为《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的文章刊登,文中称其捐款数亿为假,实则不过几百万;
《南方都市报》则称“其扑朔迷离的公司业绩及巨额善款来源,一直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2014年6月16日陈光标斥资17.5亿美元,在纽约时报刊登整版广告:
陈光标将携手美国慈善机构纽约救助会,请1000名美国穷人及流浪者吃一顿午餐,并在餐后为每人发放300美元现金。
6月26日,慈善活动如期在纽约市中央公园举行,宴请了250位贫民和流浪汉,不过陈光标并没有向他们发放300美元现金,现场一度出现混乱。
因此国内外媒体纷纷发文对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提出质疑和批评。
两个月后,陈光标发微博称要挑战冰桶记录,称若有人能超越他,就捐款100万,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不过很快湖南性学专家文德元提出质疑,他说:“冰水混合物中浸泡5分钟铁定不育。”
面对舆论压力,陈光标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冰桶下边是温水,温度在50度左右。
网友大呼,原来捐款是假,炒作是真。
曹德旺在一次采访中谈到陈光标说:“陈光标是真傻。”

陈光标从一个爱做慈善的正面人物,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面对负评如潮,陈光标渐渐学会隐藏锋芒,鲜少在媒体面前露面。
曾经隔三差五上头条的他,如今很难再看到他。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陈光标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捐出一个亿。
武汉疫情期间,他捐出80万个口罩,还捐赠了100台手提式小赌机,前后累计捐赠物资超过1000万。
同年7月,为了支持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又捐赠2300人民币及30辆商务车。
只是,如今的陈光标低调了很多,网上很少能看到他的消息。
陈光标最近一次受到关注,是一张他与父母在家务农的照片。
因此网上传出陈光标破产,回家务农的消息,很多网友纷纷拍手称快。
忽然想起一句话,你们中间谁是没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
陈光标在做慈善时有不对之处,但谁又有资格说他是黑的呢?
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为之涕零;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我们却无法原谅。
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end-
作者:秦晓寒
参考资料:
1.《财富人生》:首善的烦恼
2.《杨澜访谈录》:专访陈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