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陈欧创业经历500字 陈欧的创业

无所不知

24岁时,他在新加坡赚了几千万;31岁时,他摇铃在纽约上市;35岁时,他成为了网络名人中的“直播”卖家,公司市值损失了数百亿。网络名人和陈欧在跌跌撞撞、转型求生的路上还能坚持多久?

2014年5月16日,随着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响起,31岁的陈欧成成为了当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历史上最年轻的CEO!只有4岁的聚美优品,奇迹般地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垂直电商公司。

而20岁的陈欧此时身在新加坡创业的商业才子.眼里有光,也有尴尬。他可能不认为四年后他面前的荣耀会失去.

新加坡创业传奇

最近新闻媒体提到了陈欧,可能是“陈欧体”和“菊美体”在网上热播的时候吧……大众健忘,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人忘记这位帅气的CEO和他漂亮的产品。

但是如果在新加坡提到陈欧,很多人仍然记得他。他大学期间在新加坡创立的Garena,如今已经成长为新加坡互联网公司的行业巨头“SEA”。陈欧的创业经历被许多企业家津津乐道。

陈欧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校长。16岁时,他获得了新加坡教育部(SM2)的奖学金,并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

除了他的好成绩,陈欧也是一个玩游戏的好球员。他曾经是魔兽职业玩家。来到新加坡后,他发现当时的游戏市场缺少一个供玩家在线玩的电子平台。

于是,2006年,还在读大四的陈欧遇到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另一位编程大师刘辉。,两人一见如故。陈欧负责服务器和客户端开发,刘辉负责建设网站社区和数据库,加入创办了GGgame平台.现在是东南亚最大的网络游戏社交平台,Gar

ena的前身。




GG平台是成功的。在陈欧离开前,GG品台最高时段有10万名玩家在线,近50万名的注册用户。


可惜陈欧远在国内的父母观念保守,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不务正业的表现,创业再好,也不如一纸文凭实在。于是,24岁的陈欧申请了斯坦福MBA




一边上学,一边远程操控公司,陈欧有一些力不从心,于是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斯坦福MBA校友、职业经理人李小东。专业稳重的李小东很快获得了陈欧的信任,于是忙于学业的陈欧将Garena的管理交到李小东的手上,自己正式做个甩手掌柜。可这也为后来Garena创始人之争埋下了伏笔。


2008年,24岁的陈欧卖掉所有Garena的股份,成功套现千万!此时的陈欧已将同龄人彻底甩在身后。有了这第一桶金,陈欧决定回国创业!




乘风而起的聚美优品




当时的团购热潮席卷中国各个领域,团购网站多达上千家,号称“千团大战”,连各大门户网都参与其中。




思维缜密的陈欧发现,化妆品行业虽然也有不少电商,却尚且没有领军者,且各团购网上都看不到可信的货品来源。对化妆品行业而言,能否赢得用户对品质的信任才是关键。


抓住这一痛点,以正品、限时低价为定位的聚美优品前身,团美网2010年3月上线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


陈欧和聚美之后的平步青云,就印证了雷军的话。当时的聚美优品在风口上一吹,就变成了资本的宠儿!


聚美优品和“陈欧体”一起,成为当时互联网上最火的团购电商网站,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公司成立不到一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5亿




之后,靠着在购物体验和进货渠道等方面的严格把控后,聚美优品的销售额一路高歌猛进,在2014年,将陈欧送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殿堂!




外界都以为这次上市将是聚美优品建立商业帝国的开端,可没想到这只是它的巅峰……


Garena创始人之争




就在聚美上市不久,一篇《JMYP的C公子》的文章忽然引爆互联网。


文章作者自称和陈欧打过交道、并认识陈在新加坡的合伙人Forrest Li(李小东)。在这篇文章中,他对陈欧五个方面进行批评和质疑,其中包括陈欧的学历造假,和Garena的归属问题。该作者甚至直接在文章中攻击陈欧“过河拆桥”、“巨没有品”。




文章在陈欧风头正盛的时候抛出,自然在互联网上引起大量转发,继而产生对陈欧创业履历和Garena真正的归属问题。


针对外界质疑,陈欧本人始终保持沉默。但曾与陈欧一同创立GGgame的刘辉,却第一个通过微博发声力挺陈欧!








在他的文章《陈欧和我怎样从Garena被迫出局——我和Forrest Li不得不说的故事》中。刘辉称陈欧是GGgame的唯一创始人,后期因遭到职业经理人Forrest Li(李小东)排挤才被迫出局,是看似憨厚的李小东耍手段,慢慢从他们手中抢走了Garena。




Garena归属之争进行的这儿,这场争执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李小东终于发声了。他在接受中国《时代周报》访问时表示:


2007年,他和陈欧一起创立了GG没错,但是Garena早在陈欧留学后就开始转型,从电子游戏转型到零售和电子支付领域。公司保留了Garena的名字,主要是想对自己最初一段创业经历做一个纪念。但如果说陈欧是今天Garena的创始人之一,这个说法或有不确。现在的Garena和陈欧没关系


接着他还附上了当年陈欧卖掉自己手中Garena股份的聊天记录,证明当年是陈欧自愿放弃管理Garena。




而这场争执中,陈欧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发声,或许是考量到争执对聚美口碑的影响,或许是当时聚美正值顶峰,他对Garena的争端不屑去管。总之这场Garena创始人之争的撕逼大戏,最后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如今回看,陈欧没有参与这起撕逼是正确的,因为在不久之后,他和聚美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盛极转衰的聚美优品




就在陈欧赴美上市后不久,“聚美上都是假货!”的言论逐渐甚嚣尘上。其实聚美的“假货“黑历史由来已久,最早要从2013年开始算起。


此前宣布与众多大牌合作的聚美优品,却接连遭遇打脸。娇兰、DHC、兰蔻等国际化妆品牌纷纷表示并没有和聚美优品合作过。




此时聚美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用户的流逝初见端倪。


时间进入2014年,媒体曝光了一家名为祥鹏恒业商贸有限公司供应商,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在聚美等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这对本身尚未走出信任危机的聚美来说,简直雪上加霜。


虽然聚美优品在网站上的公开道歉,也难逃连续4个月股价下跌的噩运,同时接连遭遇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的起诉。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1月6日,一名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爆料称,聚美优品的大牌化妆品都出自广东某山寨专业地,假货比例高达90%




爆料还称聚美优品一直涉嫌采购来路不明的海外、甚至是假冒化妆品。聚美位于北京的仓库因为此事,也被查封,两名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


随后,聚美优品紧急发文称此事子虚乌有,公司一直在严格把控产品来源,公司会追溯谣言散布者的法律责任。




一边是负面消息的层出不穷,一边是网易考拉、小红书、唯品会等其他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内忧外患下的聚美优品,即使用牺牲高额利润来挽回消费者,也依旧挽救不了颓势。2015年,聚美优品市值蒸发60%




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聚美的创始人,陈欧壮士断腕,重整业务结构,砍掉了接近一半的第三方业务,转为自营模式。


之后,陈欧3年进行了5次业务调整,3次跨界进入电商以外的领域。拍电视剧,开发过空气净化器,投资过共享充电宝……




可惜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上面的一切不仅没能阻止聚美的颓势,还一点点蚕食掉聚美现金……


如今距离聚美纽交所上市已经四年了,聚美的市值也从357亿缩水到如今仅剩21.15亿……




而当年在纽交所意气风发,敲钟上市的陈欧,如今也沦落为“网红”。






定期靠着开直播和转发微博抽奖,为聚美卖力吆喝。






8年人生如梦一场,陈欧前后境遇的对比,不禁让每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唏嘘……




看完陈欧这几年跌落神坛的经历,各位通心粉有什么感触呢?快戳“写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