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披萨
只要搭上区块链快车,似乎一切都变得性感起来。
最近一些新的营销模式开始密集出现,试图用性感Token来获得客户。
令牌本身似乎没有价值。
在这个零和游戏中,买单的往往是交易所的散户。
这样一个区块链项目的意义是什么?
01购车返代币
“代币”游戏正在向金融领域蔓延。
最近在汽车金融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买车回归数字货币。
一家名为“云中易车”的汽车金融公司推出了这款新游戏。
具体怎么操作?
让我们以别克朗威在其网站上为例。
这辆车的价格是14.7万元。消费者可以按照正常流程,首付33000元买车,剩余部分申请贷款,三年还清。
到这一阶段,消费者的购车流程和传统方式没什么区别。精彩之处,就在于之后Token的介入。
为了买这辆车,消费者向银行借了11万左右;完成贷款后,汽车金融公司将价值11万元的Token返还给消费者,相当于贷款。
这一Token的简写是CAET。
之后,用户可以在一个名为“美国脉动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平台上,将Token交易成ETH,再通过OTC交易将ETH兑换成法币,每月返还给银行。
为了防止消费者一次性将所有代币卖出换成现金,交易所规定每天只能解冻千分之一的代币。
理论上,如果Token价格波动不大,每月解冻的Token只是用来还车贷。
这相当于,消费者用首付的价格买了辆车。
一旦Token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就能赚更多的钱;如果跌了,对纯粹“给钱”的消费者没有影响。
这个模式看起来特别有趣:用户低价买到了车;汽车销售公司和银行拿到了钱。
然而,交易是一个零和游戏。谁为这种模式买单?
02起底CAET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闭环中的关键人物。
首先,是云端易车公司。
/strong>它原本就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做过汽车分期、汽车后市场等业务。
然后,我们再来看下“美国脉冲数字货币交易所”。

目前,这个交易所的币币交易只有两个交易对,一个是CAET/ETH,另一个是“缘链”YAYA/ETH。
公开资料显示,“缘链”YAYA币项目发行方是一家新加坡企业,自称是致力于“佛教文化全球化的传播与融合的科技服务企业”。
最后,是重要的CAET。
CAET的全称是Cloud Automobile Ecological Token,翻译成中文,是“云端汽车生态链”。
它的白皮书,并没有透露项目具体的团队成员,只是简单介绍了CAET推出的市场背景和发行方式。
CAET有什么作用?
云端易车工作人员平乐表示,CAET未来可以用于“车辆溯源”和“汽车供应链溯源”等。
但是目前,所谓的CAET,基本和“会员积分”无异,只能在汽车维修、保养等处,享受一定折扣。
这样的Token,到底有何价值?
所谓的“购车返币”,连平乐本人都承认,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被用来吸引客户和更多的加盟店。
而云端易车的一位销售经理也证实,“这是长期的活动”,有很多人被“返币”方式吸引,“最近就卖出了十几辆车”。
积分Token,实际上是最没有价值的Token种类之一,没有增长性,没有激励性。
那么,到底谁来为这个项目买单?
白皮书显示,CAET发行总量是200亿枚,分10年投入应用,第一年释放10%,共20亿枚。
这其中的4亿枚,会以“购车返币”的方式,返到客户手中。
而按照现在的币价,这4亿,价值2.92亿人民币。
在这个完美的闭环中,谁将为这2.92亿买单?
在交易所,买车的消费者,会去交易所兑换法币,而在交易所炒币的玩家,就是为这2.92亿买单的“韭菜”。
03 积分Token化
云端易车的一位销售经理告诉一本区块链记者,目前看来,大部分提车的客户都是币圈的人。
“这两天,刚有一个客户卖了手里的ETH贷款买车。花小钱,拿了一款自己喜欢的车,还拿到CAET,他觉得非常值。”销售经理说。

这个模式,就是大热的“Token经济”的落地吗?
实际上,数字货币的概念虽然并不统一,但基本上会分两种:去中心化的Token和Token化的互联网积分。
加密货币,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借助区块链等技术发行的代币;互联网积分,则是商家的返利积分、折扣券、消费红包等。
如果CAET只能在云端易车体系内,作为“折扣券”使用,这本质上就是Token化的互联网积分。
同时,对于互联网积分,国家有明确的“三条底线”:绝不能和人民币进行双向兑换;使用范围须在平台内部,消费者之间不能相互转让;不可附加任何利息。

可见,这是一个典型为了发币而发币的场景,甚至还专门搞了一个交易所来交易。
从最近爆火的Fomo3D,再到现在的购车送币,区块链的商业模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让人越发看不懂。
(应受访者要求,平乐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