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五月十八日电(记者题:“中小企业”果然办成了“大事”)
新华社记者葛素宝许鸿义
在广州开发区的一个科技园里,一块刻有“中小企业能做大事”字样的巨石脱颖而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创业热点中,不少中小企业跑出了“加速度”,成为“大事”。
广州开发区集聚民营和中小企业2万多家,该区工业企业80%以上为民营和中小企业;全区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和中小企业;80%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来自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在这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从传统产业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规模经济不断提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时刻靠得住
广州国际生物岛是珠江上的江心洲。在这个面积只有1.8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有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岛上的实验室晚上灯火通明已经成为常态。
关键时刻靠得住,“中小企业能做大事”真正体现在这里。
在生物岛南端,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见证了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金域医疗承担了大量的新冠肺炎检测任务,先后在湖北、广东、新疆、京港等地开展了核酸检测。截至2021年3月底,金域医学已开展核酸检测6200多万次。
去年香港疫情发生后,金域医学作为香港特区政府认可的三家内地核酸检测机构之一,承担了香港特区政府和以香港实验室为基地的私人诊所委托的核酸检测任务。
金域医疗集团抽调人员和设备支援香港,提高核酸检测效率。目前,香港金钰的日核酸检测能力可达2.5万管,是香港日核酸检测能力最高的实验室之一。截至2月19日,累计核酸检测人数已超过130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出后,金域医药加速布局澳门市场。“目前,金域医学已通过广深港澳实验室为粤港澳大湾区17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金域医学高级副总裁王玲。
王表示,公司正在构建粤港澳产业协同、互联互通的良性发展氛围。利用港澳国际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湾区助力科创加速
在广州开发区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戴着白帽子的蓝色出租车平稳行驶。这不是一辆普通的出租车,而是文远智星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汽车顶部的白色“帽子”是一个环境激光雷达扫描仪。作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眼睛”,它可以提前200米检测障碍物,确保车辆自动驾驶和安全运行。
文远智星成立于2017年,全球总部位于广州。目前在R&D设有分公司,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郑州、安庆和美国硅谷设有运营分公司。团队规模超过300人,其中70%以上是R&D工程师。
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越条件让初创科技企业文远智星迅速腾飞。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广东汽车产量以313.23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超过800家。
“广州有很多汽车OEM,这些都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选择在广州着陆。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还看中了广州的吸引力
总监区锦燕表示,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人才集聚是吸引企业将全球总部设在广州的三大因素。2019年6月,广州发布首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及测试道路,文远知行获发20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同年,文远知行与广州白云出租汽车集团共同组建自动驾驶出行公司,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目前,该车队规模已超过100辆,服务覆盖广州开发区144.65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市开放道路。
“单打冠军”汇聚力量
在广州开发区,众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加快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步伐,先后攻克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传统离散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关键共性技术等技术瓶颈,解决谐波减速器柔轮断裂等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麦普数码研发出全球最全型号有机光导鼓制造技术,打破了复印机有机成像鼓一直以来由国外垄断的局面;昊志机电自主研发的谐波减速器产品打破国外巨头垄断;乐源数字研发出全球唯一的集控制器、蓝牙、传感器为一体的芯片;禾信仪器研制多款高端质谱仪器,打破质谱仪器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产销量居国内同类产品第一……
当前,广州开发区已建成华南最大、最活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成为孕育新兴市场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是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最集中、资本运作最活跃、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最迅速的区域之一。
为全面激发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广州开发区出台了建设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方案。根据方案,到2023年,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500家,到2025年达到5000家。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发展质量引领全国,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民营中小企业品牌。”广州开发区政研室改革协调处处长曾繁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