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西兰技术移民2020 新西兰创业移民失败

中国侨网12月12日电据新西兰天威。其中援引当地媒体报道,新西兰移民局近日透露,创业移民的工作签证拒签率已达80%,居民签证拒签率已达到一半。

新西兰创业移民针对的是想在新西兰做生意的创业者。一般需要先办理创业移民工作签证,在新西兰创业两年后再办理创业移民居民签证。近年来,许多中国人走这条路线移民新西兰。

但记者获悉,新西兰移民局近日透露,创业移民的工作签证拒签率已达80%,居民签证拒签率已达到一半。

这是新西兰移民局在移民顾问年终会议上透露的,这是移民局今年最后一次与持牌顾问交流。

据悉,在此次会议上,新西兰移民局汇报了今年各类签证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引人注目的是,企业家签证类别的拒签率很高。

根据移民局提供的数字,创业移民中有80%拒绝签工作签证,50%后来申请了居民签证。

根据移民局提供的数据,80%的拒签率意味着每10个创业移民申请人中就有2个能拿到工作签证,而创业后的居民签证拒签率是50%,也就是说这2个人中只有一个能拿到PR。

这意味着每10个家庭申请创业移民,最终只有一个家庭能够成功。

中国人仍然是创业移民主力

虽然没有2017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但熟悉移民业务的人都知道,创业移民的申请主要由中国申请人提交。

根据2016年的数据,2016年新西兰创业移民的就业签证申请中,中国国籍占了70%,大大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

数据显示,去年(2015-2016年)共有386人获得创业工作许可。

其中70%来自中国,在美国和英国申请此类签证的不到6%。

去年,企业家排名前十的国家是:

中国:277

英格兰:11

印度:十个

美国:10

马来西亚:6

日本:6

俄罗斯:6

韩国:6

德国:4

越南:3

中国申请人遇到多个难点

然而,尽管中国申请人占大多数,但困难重重,导致拒签率居高不下,甚至让人失去希望。

新西兰百伦移民公司负责人倪先生说,移民局现在对这个行业有严格的要求。

“如果你做的不是高增长、高科技,或者能出口新西兰产品,那些能显著增加当地就业、为新西兰做出重大贡献的产业基本不会被批准。”

移民局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签证:

似乎能满足以上要求的比例越来越低。百伦的专家为记者总结了以下愿望:

*资金问题:资金在没有合法渠道的情况下转移到新西兰,或者原批准的资金没有使用,导致拒签;


* 生意计划和生意实施之间差别过大,任意更改商业计划结果导致拒签的;


* 生意亏损,移民局不能相信生意是稳定成功而导致拒签的;


* 对新西兰贡献太小,税收、就业、出口方面均没有亮点导致拒签的。


* 在雇佣方面,对雇佣法要求的工资、假日、合约等保留不够完整规范等而导致拒签的。


生意失败是否只能打包走人?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商业环境、税收环境都是陌生的,创业必须成功,才能移民,本身就有很大难度。


而为了移民,需要对着当初的计划书做,更增加了难度。


创业移民工签的3年,如果生意没有起色,在移民局眼中就是生意失败了。这个时候,有的申请人就放弃了,也有的申请人还会延签,再抓住最后一次创业的机会。


新西兰百伦移民公司负责人倪先生说,选择创业移民的人应该事先了解情况,而不是来了后才发现难度太高,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而不是贸然进入一个新行业,因为失败率太高。


修改计划书一定要慎重,有的申请人自己修改计划书也没有报备,最后却发现白做,这一点也需要注意。


创业移民是否已经成鸡肋


新西兰新政府上台后,移民政策已经有了较重大的转向。


不过在具体到创业移民上,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出新的政策。


不过在移民局具体执行的时候,业界人士感到,创业移民似乎成了移民局眼中的“鸡肋”。


一方面,政策还是像原来那样,移民局仍表示,欢迎大家来新西兰创业;


另一方面,政策在执行的时候偏于苛刻,不管是创业目标、资金要求、对新西兰的贡献等等因素的考量,实际门槛其实挺高。


不少中国申请人都是在国内找移民顾问办理包括计划书在内的各项申请要素,以为只是按条件申请,却忽视了以往的经验只是起步条件,“在新西兰的表现”十分关键。


结果来新西兰之后却发现行业行业不像自己想象,利润不像当初预判,结果导致商业行为逐渐偏离申请时的计划书,甚至贴钱、贴税要完成这个创业步骤,不但增加了法律风险,也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创业移民的申请人在到新西兰之前,一定要多渠道了解实际情况,合理评估创业申请的风险和机遇,理性思考陌生环境创业时可能遇到问题,最好不要到了新西兰两年以后才发现问题难以解决,不免已经对全家的生活安排造成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