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股权分配方案创业初期 合伙创业股权分配视频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 编辑|燕子

来源|遇见小蜜(mi(ID:yujianxiaomi2015)

01

你好,我是小米团队的胖妹

在加入小米团队之前,我在当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多。

找到这份工作的时候,正好是2020年春节前后,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在此之前,我做了快一年的自由职业者,写微信官方账号,做品牌微信推文,做德语翻译,做国际新闻编辑.做了很多事情,也赚到了钱,但是渐渐地,我开始变得很焦虑。我不能说出来,总担心被社会“淘汰”了。(我稍后会详细写出来)

我心想,闭门造车很容易发疯,我还是出去找找工作吧。

当时前老板保罗带头联系我关于boss直聘的事情。我点开资料,发现他的公司就在离我家不到一公里的商业广场。

我明白了,如果我去找他,那么我就可以每天步行上下班,那岂不是一种享受?

所以,那天下午我去面试了,交谈了15分钟不到,保罗就给了我offer。

令我惊讶的是,保罗在面试前做了很多准备。他认真看了我的简历,不仅熟悉了我以前的经历,还看了很多新闻、采访、评论和随笔(以他的真名发表),让我很感动,觉得他很真诚。

除此之外,他没有问任何私人问题,比如他是否有男朋友,他是否已婚,他是否计划在未来两年生孩子等。他只是问了一两个与危机公关相关的问题,这让我觉得他很专业。

他给了我“公关经理”.的职位别误会,喝迪斯科舞的不是“公关”。这个职位主要负责媒体联络和维护,媒体采购,偶尔也会招标新客户。

面试那天,保罗还带我参观了整个公司。

style="letter-spacing: 1px;">我发现公司虽然人不多,却有两套门对门的办公室,每个人的工位空间很大,还有三个卫生间,两个厨房,甚至还有一个吧台,后面的酒格里藏着威士忌、朗姆酒、白兰地……


保罗解释道,团队的工作氛围很愉悦,没有死板的条条框框,上下班不用打卡,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下午累了也可以在吧台喝喝酒,看看窗外的风景。


我举目往外看,南北高架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给人一种莫名的安稳的感觉,于是我答应保罗,下个星期一就去他那边上班。


02



保罗是80后,东北人,美国海归,早年在时尚媒体工作。


2016年,他创业成立了公关公司,靠着强大的人脉资源与不错的业务水平,很快就有了一些大客户,在圈内站稳了脚跟。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帮品牌做线下活动,诸如开业、周年庆、酒会、vip活动等,这样的活动在上海特别多,我们平均每个月都能做五六场,多的时候能做十场以上。


通常,我们接到需求,如某某旗舰店答谢vip活动,就会开始策划其中的环节。然后出方案,与客户协商,一遍一遍地改,等到定稿后,开始执行。


执行的部分,一般包括明星或嘉宾的邀约,媒体邀请,现场搭建和宣传。


比如,像是最近刘诗诗出席的某腕表品牌发布会,还因为现场布置得像一片花海而上了热搜,就是我们之前常做的活动。


在这当中,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宣传,主要工作是联络外部媒体发稿,然后再在客户的自媒体,与公司的自媒体上推送内容。


这样的活动还是挺挣钱的,一般小活动能有个接近十万的净利润,大活动至少能挣一百万。


加上保罗,整个公司不到20人,办公室是保罗买下的商住两用房,没有房租的压力,每个月最大的成本就是员工的工资支出。


我的薪水还不错,比行业平均水平要略高一些。


公司的业务对创意的要求很高,很多环节要标新立异,客户才会满意。


当然,保罗在这个行业里深耕多年,人脉也是很强大的,小活动通常可以直接拿下来,不用走竞标的流程。大活动去竞标,十有八九也能中。


不过,就在我准备信心满满地大干一场的时候,我发现,我加入公司的时机,真的不太好。


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年前与客户确定好的线下活动,都不得不被迫取消或延期。


这对公司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签好合同后,项目组就会开始购买物料、联系搭建商、预约主持人和演员、邀约嘉宾等,一旦取消,这些前期投入的成本都拿不回来。


更不要说,在里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了,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此前合作的一个地产客户,因为疫情的缘故,资金链受到巨大的影响,这导致项目尾款都收不回来。


保罗作为老板,亲自出马,上门讨债。


对方也很抱歉,但实在是没钱,被逼急了,落下一句:“你要是想起诉,就去起诉吧,这是你的权利,但我现在确实没有能力。”


保罗咨询了律师,觉得起诉牵扯的精力太大,最终这事儿就这样放着了。


03

因为没有线下活动可以做了,我每天只有零星的线上发稿需求处理,工作变得很清闲。


我觉得很慌,心想这样下去,这工作肯定连试用期都过不了。毕竟,没有老板愿意花一万多块钱,养一个每天只需要工作两小时的人。


于是我决定主动找点事做。我留意到,虽然疫情使品牌取消了线下活动,但它们的宣传战线转移到了线上。


另外,我发现很多明星也开始了直播带货,说明线上直播这块,未来也是大势所趋。


第二天,我就找保罗聊了我的想法。保罗听了以后很高兴,说我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转,我们肯定要转型线上业务。”


当时我们丝毫没有做线上直播的经验,保罗注册了抖音和快手账号,决定先发一些视频作品,来看看情况。


保罗让我来做视频内容的规划。我以“一名普通的公关人的一天”为主题,策划了多期视频,向用户科普“公关人每天在做什么”。


保罗的身材高大,接近一米九,形象也还不错,我选择以他坐在办公室里念台本的方式来拍摄,台本的内容是公关的金句。


比如:我对佛说,我可以念佛的时候抽烟吗?佛说不可以;


我又对佛说,我可以抽烟的时候念佛吗?佛说可以。


相同的事,两种表达方式,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公关的魅力。


几期视频发出去后,保罗号召了他的朋友们去关注和转发,收获了几百个粉丝,这让他觉得,这件事能做。


保罗的一位朋友,某珠宝品牌的经销商看到后,觉得保罗的镜头表现力很不错,便邀请保罗做一期线上直播,帮忙卖货。


保罗欣然答应,我和同事们也花了两个多星期来策划了整场直播的环节,邀请了几位嘉宾,其中还有一位明星,曾经担任过《快乐男声》的评委。


直播当天,我看着保罗在镜头前的表现,丝毫没有冷场,气氛也很活跃。


整场观看人数达到了上万人,时不时就有礼物刷屏,心里很开心,心想这是一场成功的直播。


然而,第二天复盘会议时,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保罗告诉我们,虽然看直播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下单购买珠宝。


是啊,我们一直忽视了这个问题:线上直播卖珠宝,又没办法试戴,客单价又在六位数,谁会买呢?


客户对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满意,我们的线上直播转型计划,就这样夭折了。


04



那几天,保罗的情绪非常糟糕,经常在办公室里发脾气,对同事大喊大叫。


我觉得很可怕,悄悄问坐在我工位边上的凯蒂,保罗这是怎么了。


凯蒂是公司元老,早年在4A广告公司工作时就与保罗相识了。后来她生了孩子后,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正好保罗当时在创业,就邀请她来到公司。


我和凯蒂同是上海女生,又都已经结婚了,加上坐得近,平时关系很不错,经常一起吃午饭。


凯蒂告诉我,保罗无论是过去求学、工作,还是创业,都非常顺利,属于祖师爷赏饭吃。


新冠疫情带来的业务停滞,应该是他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了。


“保罗是一个急性子,有什么情绪都在脸上。”凯蒂劝我,“现在公司没有收入,他作为老板,压力特别大,我们要理解。”


但显然不是所有同事都像凯蒂那样,能理解保罗的转变。有一天,保罗突然在公司群里宣布要全员降薪,打八折,“与公司共渡难关。”


但是在这之前,他没有提前和任何人沟通,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


当时保罗不在公司,消息一发出,办公室里就像炸开了锅。


设计小哥干脆直接打开了招聘网站,开始找起了新的机会。他的电脑屏幕特别大,我坐在他后面看得一清二楚。


果不其然,过了一星期,设计小哥就离职走人了。


其他同事也开始怨声载道。我们甚至建了一个小群(里面没有保罗),每天吐槽,觉得他就像是一个变了心的渣男。


以前特别爱你,现在突然没钱了,对你也不好了。


比如,以前保罗每个月都带他们出去团建,但疫情后就一次都没有,甚至连全勤奖、餐补等福利都取消了。


除此之外,他变得敏感且多疑。有同事中午出去和朋友吃饭,晚回来了十几分钟,他就大发雷霆,怀疑人家趁着午休偷偷去面试别的公司了。


有一次,我上厕所时间长了点,他就给我打电话,第一句就是:“你上哪儿去了?”


其实,我没有经历过同事们口中“以前的好时光”,心里的落差还不算太大。但其他同事对降薪以及保罗的变化很难接受,在三个月里,都陆续离职了。


就连凯蒂,也以怀了二胎为由离职了。就这样,除了财务小姐姐,加入公司不到一年的我,反而成了最资深的员工。


后来,保罗想去接一些线上新媒体的业务,帮客户运营服务号、微博、知乎等账号。然而,公司此前没有类似的经验,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案例,出去竞标只能靠低价取胜。


保罗招了很多新同事,但他们往往呆不久,少则一周,多则两个月,就又纷纷离职了。


这些新的业务,大多也都落在了我身上,我开始变得异常忙碌,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成了家常便饭。


一开始,我尚且能承受,安慰自己“忙完了这阵,就会好的”,但过了一个多月,情况没有丝毫的好转,就连元旦的那几天,我也在准备新的竞标方案。


我的眼睛率先出了问题,结膜发炎,还得了泪腺堵塞,不得不去做了手术。此外,我的颈椎和腰椎也异常难受,稍微久坐一会儿,就疼痛难忍。


跳槽的念头在我心中疯狂生长。我在boss直聘上刷新了简历,很快有几家公司联系了我。


恰巧,我看到米姐的团队在招人。看了米姐的公众号,里面有写到团队一起工作的经历,我觉得充满了正能量,主动投递了简历。天一很快加了我的微信,约好了面试的时间。


谁想到,等到面试那天,因为同事请假,导致我要替她做方案,我不得不放了天一的鸽子。


好在她也没生气,而是直接和我约了一个周日的时间,我们在星巴克见了面,聊得很开心。


天一也比较认可我的能力,没几天就给我发了offer。


05

后来,我就加入了米姐的团队了,成了一名编辑,每天负责文章的修改、推送等工作。


我做了自己擅长的事,虽然依然忙碌,但每天都很开心。


更何况,再怎么忙碌,总是比那些天天干到凌晨一点的日子要好很多了。


只是我没想到,等我离职后,好多前同事也都差不多时候走了。等到今年5月,整个公司只剩下了四个人。


五一假期前,保罗突然给我发微信,说想约我吃饭。当时我没有多想,假期只想在家休息,于是就婉拒了他。


过了一个星期,他又约我,还给我发了好几条60秒的语音。


他在语音中问候我目前的情况,还问我有没有意向回去上班,他可以给我加薪,以及公司的股份。


但我一回想起那段上班压抑的时光,就觉得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况且,我也不傻,他所谓的“公司股份”,其实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在公司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我根本拿不到什么分红。


我联系了凯蒂,和她说了这件事。凯蒂告诉我,保罗也找了她,给出了相同的许诺。


凯蒂说,保罗之所以这样,也许是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还是觉得之前的团队更高效,所以才来挽回以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


但我们都觉得,人是要不断向前走的。现在我们也都有了新的事业,实在没必要冒险回去。


虽然疫情已基本过去,但对于公关行业来说,复苏仍然道阻且长。一方面客户经历了疫情,将线下推广的预算砍掉了许多,另一方面,许多品牌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线上直播。


我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愿意陪保罗慢慢地熬上一两年,等待业务的恢复。


所以,最终我还是拒绝了他,也祝他的公司早点转型成功,一切都好。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不是太不识好歹了?但其实求职,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在我看来,我既然选择出去上班(而不是在家做全职太太),首先肯定是想挣钱,其次是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学到东西。而不是去交朋友,或者是谈什么感情。


当然,我很感谢保罗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给我提供了一份工作。但我工作的时候也是勤勤恳恳,尽我所能为公司创造收益,对得起他的赏识。


后来,我发现工作不开心,也学不到东西了,那我离开,选择更好的工作,也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职业生涯是非常宝贵的,实在是没必要为了所谓的“恩情”去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