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制图
专家提醒场外融资要警惕假馅饼,并向当地投资机构寻求建议。
几乎所有的初创企业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在成都的风险投资市场,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一些项目投资人相互追逐,而创业企业家则处处碰壁,于是纷纷跳槽到资本更为雄厚的北上广投资机构,希望异地融资。但是,异地集资并不容易。很多“歪门邪道”的机构利用企业家急于求资的心理,设置各种融资陷阱,等待企业家跳楼。最近,做市商张先生向记者爆料,因为在成都找融资遇到困难,所以北上集资。然而,张先生没有想到,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系列的融资,几乎上当。
旁白:来自成都的张先生。
投资公司开出天价评估费
成都企业家张先生在网上收集了北京几十家投资机构,然后飞往北京。到达北京后,张先生联系了一家投资公司。然而,在与员工的面谈中,张先生对这家公司产生了怀疑。
“工作人员似乎并不想详细了解这个项目,而开篇就是投资几千块钱。刚开始我还兴奋的以为这是对我项目的肯定,但对方突然说按照程序,公司要去四川检查,机票、住宿费、伙食费都需要我们报销。如果不包括这些费用,我们就不会投票。”张先生回忆说,“听到这里,我在想,如果他们真的要投资,怎么会被这些小钱缠住呢?”
除了报销,工作人员还要求张先生去评估机构评估资产。张先生拿着工作人员的纸条,来到工作人员指定的鉴定机构。“没别的好说的,等我上来就让我付一万块。”至此,张先生彻底“看白”了这家投资公司。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张先生继续寻找他收集的投资公司,“找了四五家公司,跟第一家公司一样的套路,要么交过路费,要么去评估机构,没有一家真的想投资我们的项目。”回到四川后,张先生发现,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也有类似的“投资公司”。
旁白:李先生。
路演现场设圈套消费
李先生有一场精彩的路演。
他的创业团队参加正规机构组织的路演时,一位自称来自金融机构的投资人对李先生的项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主动与李先生交换名片,并多次邀请李先生参加路演。李先生回忆说,当他高兴的时候,他犹豫了。“很明显,这一次,我只做了一分钟的路演。怎么会有组织这么感兴趣?”
最终,李先生带着兴奋和疑惑去了机构的路演。当他到达现场时,他发现现场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阿姨和爷爷。会前,主持人还组织大家做健身操,互相按摩背部。路演开始,他发现台上的项目不仅不成熟,甚至无法自圆其说。“一开始,我以为我来参与的项目竞争力比较低,直到一个自称CEO的人上台演讲。”据李书福介绍,一位戴着金表、戴着金项链、穿着花衬衫的CEO,讲了一些关于新三板上市的“知识”,最后抛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帮助创业项目冲进新三板,但要提前支付100万的佣金。“CEO的话音刚落,台下竟然有十几个人举手表示愿意。”
李先生越听这个路演,越觉得不对劲。然后他来到舞台上进行一个路演项目,声称是一个互联网项目。他希望在路演现场做“众筹”,卖掉公司原始股,每股1万元。利害关系方不得不当场刷卡支付500元定金。观众们又跑去刷卡了。至此,李先生终于意识到这群人只是“轻信”。
专家支招
花钱评估就是“看相算命”
高投英创董事长黄光耀建议,创业者在寻找融资时,不要被假馅饼蒙蔽双眼。“此外,由于很多企业家不理解投融资合同中所携带的条款,一些恶意投资者会钻条款的空子,这会让不明就里的企业家遭受哑巴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创业者可以先找当地的专业投资机构咨询清楚。”
黄光耀提醒创业者,“现在很多假的投资机构,打着评估的幌子,大谈你的项目,前途光明,拿你的钱,让你开心。
。”他认为,相较于找评估机构给自己的项目“看相”,还不如在开始创业之前,就做一个详细的市场调查,“项目有没有前景,是用调查数据说话,而不是所谓的评估机构为你画的一张饼。 ”此外。现在出现得比较多的陷阱,在代写商业计划书这一块。“现在有一些正规的中介机构和培训公司会有偿代写商业计划书,但目前国内没有专门做商业计划书的机构或公司”,黄光耀介绍,“诸如代写商业计划书和创业辅导的收费,目前市场并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有的创业辅导是免费的,有的又会收取很高的费用,或许将来这个领域会越来越规范吧。”对于初创时期不会写商业计划书的项目,黄光耀建议创业者不用为商业计划书太纠结,“初创项目的计划书非常简单,写清楚项目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的、市场在哪儿、团队情况和基本财务议程即可。”
同时近来年,成都不断活跃的创业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纷纷“西进”掘金。随着经纬创投、IDG和真顺基金等投资机构的入驻,本土投资机构愈加活跃,加上有“创客中国”为创业者搭建融资平台,创业者们完全不用舍近求远,现在足不出川也能拿到融资了。华西都市报记者艾晓禹见习记者王婷杨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