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任卫东
5月18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族乡诺亚村迎来了基诺族传统茶文化节——“老博拉”。
基诺山,古称幽乐山,清代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首。然而,这里的祖先世代生活在云南偏远的原始森林中。新中国成立时,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79年6月,他们被国务院批准为单一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第56个民族,即——基诺族。
早上8点,按照世代传承的礼茶习俗,寨子里的村民身着基诺族服饰,在村舍长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海拔1200多米的龙帕谷茶园一棵粗壮的古茶树前,宰杀一只大公鸡,献上美酒等祭品,齐声用基诺族语言喊着口号,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带来美好生活的茶树和茶叶致敬。
随后,一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拉开了序幕。那边四五个基诺族妇女点起柴火,支起两个大铁锅,开始煮“保烧茶”给大家喝。方桌上,几个基诺族女孩和一个年轻人混合着辣椒、大蒜、盐等。用新采摘的茶叶,在木槽中捣成“”(凉茶)。凉棚下摆了几个茶台,热情的基诺族人在自家茶园免费冲泡普洱茶招待客人。
诺亚村的村民在极大的鼓励下跳舞。光明日报记者任卫东摄/光明图片。
年轻的基诺族茶农车伟在昆明读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经营茶叶生意,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我家春茶的销量比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好,用我们自己的古茶树材料做的普洱生茶、古树晒红茶、白茶基本卖完了。”在她的茶几前,丈夫吴招呼记者坐下,为她端来了自己做的普洱茶。金色的茶汤在透明的茶壶里闪闪发光,入口后短暂而苦涩,很快又恢复甜蜜,带来阵阵清爽。
正当人们三三两两地喝着茶时,音乐突然响起,舞台上上演了一个由诺亚村和周边几个基诺族村舍的村民自编自演的歌舞节目,令人欢欣鼓舞。
随后,在主持人的指挥下,各界群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发自内心的歌声久久回荡在诺亚村上空。
在现场,长期研究基诺族的云南大学教授尹激动地说:“老博拉节其实是基诺族感恩的节日,表达对茶、对祖先、对时代的感恩。”
茶在基诺族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基诺族的创世神话传说中,是女神阿迦白瑶在基诺山种茶,教他们种茶吃茶。虽然基诺山的茶叶曾被选为清代贡茶,但直到1949年,基诺族仍受到压迫和剥削。是新中国和共产党让基诺族人民像中国各族人民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改革开放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诺族依靠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茶产业。近年来,拥有2988亩古茶园、9万多株茶树的诺亚村,抓住机遇,探索以行政村为主要成员、自然村为成员的合作发展模式,全面提升茶产业、提升茶叶品质,多渠道搭建与外来茶商的合作桥梁,从外部引进外来茶商进行产业发展。
前村支书沙瑶告诉记者,诺亚村的人靠种植、制茶和卖茶为生,茶农一年挣30多万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车,住在两层楼里。手机和电视也很受欢迎。截至2018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599.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3元。2019年,雅努人茶叶总销售收入
目前,基诺乡共有村民小组38个,茶农1820人。全乡茶叶总面积28398亩,产量1322.09吨,产值4362.89万元。
基诺族乡党委书记王超表示,该乡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增强自主“造血”能力。7个行政村中,4个原贫困行政村将于2018年底脱贫;建卡贫困人口638人的家庭有191户,2019年11月全部脱贫。未来基诺族乡要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在乡村振兴中打好茶文化牌,让基诺族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
003010 (09版,2021年5月21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