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陈旭)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北京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日发布公告,增加人工智能专业职称,采用“大作”评价,让人才从“单项选论文”变为“多项选成果”,让人才“做什么、评什么”。
北京市首次人工智能职称评审将于2021年初启动。
据介绍,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是从事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研发和系统设计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没有合适的职称晋升渠道,缺乏规范的行业资质评价标准,影响行业技术交流合作和人才职业发展。
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职称包含在工程技术系列中,设置了正高中、副高中、中级、初级四个层次,均采用考核的方式进行,申请人分为人工智能研究和人工智能应用两类。
据悉,人工智能职称评审实行社会化,采取“个人自行申报、行业统一评审、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方式,每年进行一次。申请人取得北京市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证书后,用人单位可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最佳专业技术岗位。
此外,人工智能职称评审全面实行代表人评审制度,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最能体现自身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参与职称评审,如发明专利、技术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标准、专业论文、专著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