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80岁创业成功的人,老了创业成功的人是谁

杭州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出生于1945年。他是宋代著名歌唱家宗泽的后代。

宗有五个兄弟姐妹。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工作,全家只靠母亲的工资生活,母亲是杭州的一名小学教师。家里经常吃的是米面糊。因为家境贫寒,宗的妹妹被送给别人收养。后来,宗后卿成为首富后说起这件事,一度哽咽。

宗读书时成绩优异。初中毕业时,他原本想报考一所不交学费、不发津贴的师范学校,但因为不是贫穷的中产阶级农民而被拒之门外。

1963年,舟山马木农场在杭州招收青年知识分子。无论家庭构成如何,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宗走了。

马木农场是一个荒芜的非常偏僻的地方,每天都在从事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却没有足够的食物。许多来自城市的年轻人难以忍受。他们躲在床上,晚上哭,有些人成了逃兵。然而,宗后卿在那里表现很好,还被评为“农村积极分子”。一年后,宗来到绍兴的一个茶场,在那里种地、烧窑、割米,在那里呆了十几年。虽然在那里工作很辛苦,但宗一有时间就会看书。

后来,他跟记者聊起这次下乡的经历。宗说,这段经历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使他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精神。

1978年,大批知青开始回城,宗也在此时回到杭州。他进入一家校办工厂当推销员。

1980年,宗与比自己小4岁的知青石友珍结婚,并于1982年生下女儿。

1987年5月,42岁的宗开始创业。他向亲戚朋友借了14万元,承包了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连年亏损。承包经销部后,宗开始了冰棍的批发生意,经常骑着三轮车给顾客送冰棍。除了冰棍,他还经营饮用水。生意兴隆,但很辛苦。他不得不亲自做许多装货和送货的手工工作。后来他代理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生产的花粉口服液,大获成功,产品很快就脱销了。

创业一周年,宗上缴利润20多万,净资产达800多万元。他承包经销部时,只需缴纳4万元利润,但宗主动将利润提高到10万元,缴纳时又主动将利润提高到20多万元。当时很多人说他傻,明明可以少付,却要多付。但也许这是个傻瓜。杰出的人往往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

但此时他代理的花粉口服液因为市场传闻的负面影响而滞销,于是他决定自己研发保健品。他请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教授开发儿童营养不良保健品配方,并请曾与他合作的保健品公司技术人员开发生产工艺。他还在《杭州日报》上策划了一场“有奖寻名”活动,最终选择了“娃哈哈”这个名字。就这样,娃哈哈的第一款产品————娃哈哈口服液诞生了。

宗在电视上花了很多钱做广告。口号是:“喝娃哈哈,吃的香!”之后,宗展开了实证研究

告,在报纸上大幅刊登由营养专家撰写的文章,阐述娃哈哈口服液的保健功效。


这样的营销手段在当时是开创性的,并且非常奏效,生产出来的娃哈哈口服液很快被抢购一空。不得不说宗庆后是一个天才的营销大师,他善于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娃哈哈口服液迅速占领了浙江市场。宗庆后还带领销售团队南征北战,向省外出击。每到一地,先在电视上和报纸上进行高密度的广告轰炸,紧接着就大量铺货。


娃哈哈口服液一时间供不应求,前来提货的货车在厂门外排成了长队,连提货的批条都有人倒卖。为了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宗庆后于1991年拿出8000万元兼并了濒临倒闭的杭州罐头食品厂,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当时兼并杭罐的时侯,杭罐的职工非常抵制,看不上娃哈哈,他们觉得杭罐是正牌的国营大厂,血统高贵,而娃哈哈原本只是一个校办企业的经销部,出身寒微。他们肯定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娃哈哈会成为行业老大。


这个时候的宗庆后仅仅创业四年,但已经很成功了。此时的马云还在杭州一所高校当老师,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为了做好产品,宗庆后经常亲自去做市场调研,与普通民众聊天。他每次出国,总喜欢去超市买饮料,然后打包运回国内,邀技术人员一起品鉴、研究。


宗庆后刚开始为了打开市场,对经销商采取的是赊销的方式,也就是先发货后付款。可是很多经销商明明货已经卖出去了,但货款却拖着不给。宗庆后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讨债团队,可是收效甚微。这造成娃哈哈的应收账款很多,现金流很紧张。宗庆后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解决,会把娃哈哈给拖垮。于是他规定,所有的经销商都要先付款然后才能发货给他们。刚开始很多经销商不同意,认为这不符合行规。但宗庆后不为所动,非常强势。那些经销商最后也只能妥协,毕竟娃哈哈的产品很畅销,不愁卖。后来董明珠对格力的经销商也用了这一招,但却在宗庆后之后。宗庆后才是开创者。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香港百富勤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其中娃哈哈持股49%,达能持股35.7,其余股份归百富勤所有。后来百富勤因财务危机将所持股份卖给了达能。当时的中国,对外资尤其是达能这样的外资巨头非常推崇。中外合资在当时是非常流行、非常时髦的。这也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企业普遍地缺乏自信。


宗庆后原本以为达能能为娃哈哈带来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但达能却掣肘娃哈哈的发展。它不光是投资了娃哈哈,还投资了娃哈哈的竞争对手。它还多次否决了宗庆后的计划。因为达能不同意增加新的生产线,宗庆后只好在合资公司之外新建了代工厂。


2005年,达能与宗庆后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达能在全球各地将宗庆后告上法庭,达能方面的董事长扬言要让宗庆后在诉讼中度过余生。


宗庆后自学法律,组织了庞大的应诉团队。最终宗庆后赢了,但是光诉讼费就花了一亿多。


2009年,达能将所持合资公司的股份全部出售给娃哈哈集团。此后,娃哈哈的业绩高速增长。


2010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利润112亿元,上交税金46亿元,位居中国饮料行业第一位。也是在这一年,宗庆后成了福布斯内地富豪排行榜上的首富,身价高达800亿。随后他又连续两年蝉联福布斯排行榜的首富。


虽然成了首富,但宗庆后生活非常俭朴。他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很普通的,吃饭也是经常在娃哈哈的食堂吃。出差的时侯,他经常坐飞机经济舱和高铁二等座。他不打高尔夫,没有游艇和私人飞机这些超级富豪的标配。除了偶尔看看影视剧外,他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他每年的花费不超过五万块钱。


2013年娃哈哈实现营收782.8亿元,但此后开始下滑。2020年营收464.4亿元,相比2013年下滑了300多亿。并且娃哈哈已经多年没有推出一款有影响力的新品。有人感叹宗庆后已经老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宗庆后却不服老。2016年的时侯,当时71岁的宗庆后对记者说,他还能再干二十年。真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