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商学院培训骗局 创业商学院忽悠人

“如果卖不出8盒,就拿不到积分。不卖就不毕业”。据媒体报道,浙江温州商学院以“创业实践”为名,要求学生“全员卖肽”,并要求学生签订安全和费用自负的承诺书,引发学生强烈质疑。

此事怎么看都让人感觉有“猫腻”,所谓的“创业实践”好似“挂羊头卖狗肉”,赤裸妄为昭然若揭。

学生口中的“肽”是一种蛋白肽固体饮料,号称“强效”和“老少皆宜的咸宜”,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抗衰老,护肝抗病毒,和胃止痛,改善学习记忆.大众看了太多的“神奇保健品”,面对这种“肽饮”,恐怕心中有数。更有甚者,温州市场监管部门判定该产品为“不当宣传”,并向相关公司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权威鉴定明显。

但温州商学院正是喜欢这种“肽饮料”,并与其生产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努力打造“高品质创业实践平台”。商学院应该足够专业。难道他们连“神通广大”的把戏都看不透吗?一个细节可以提供答案——。饮料生产公司与温州商学院董事长“有关系”。作为一所民办高校,校董对温州商学院的“影响”耐人寻味。

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教书育人是高校的职责。温州商学院的学生表示,出售的“肽”数量与学分挂钩。卖八盒是4.5学分,六盒是3.5学分。暑期实践课的评价中,40%平时工作汇报,60%卖肽。为了“挣分”,学生只能卖给亲戚朋友,或者干脆自己买。这是什么教育?

这款产品的销售模式也值得商榷。一盒原价396元,五折198元。学生卖一盒可以得到99元的返利,但必须先把货款打入老师账户,才能获得返利。项目老师说“这不是传销,而是正常公平的销售行为”;另一方面强调“举报了,学校要负责”,甚至“局”都考虑过。这算不算“此地无银”?

7月14日,教育部郑重声明,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研究生证书的颁发与毕业生就业合同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不卖肽就别想毕业”,岂不是另一种以毕业要挟学生?严重违反了教育部的精神,是对为人师表的亵渎,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这件事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及时制止和纠正,维护学生权益,决不能让“创业实践”被异化,成为某些人搬运“私人物品”的工具。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尊重教授学术研究,应进一步规范、约束和监督民办大学董事的权利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