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生计。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对未来五年促进就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在30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
一段时间以来,制造业用工荒、招工难问题突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短期来看,主要是由于普工阶段性、季节性不足。”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高高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复苏,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出口企业订单需求较为饱满,就业需求持续增长,短期内出现用工荒。
他表示,长期来看,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制造业员工老龄化加速,特别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使得老年劳动者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岗位。然而,年轻人往往在服务部门工作更灵活,强度更低,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制造业的就业短缺。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在稳企纾困的同时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增强制造业对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高高说。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支持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注重技能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发更多技能型岗位;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制造业就业创造更多新的增长点;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创业链、培训链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企业就业服务,对部分就业能力强、就业规模大的重点企业设立就业服务专员,实行定点服务,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青年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几个月来,16-24岁人口的城市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7月份达到16.2%。“十四五”期间促进青年就业有哪些新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年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颖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她表示,青年职工规模仍然较大,部分青年对就业有较高要求,但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做好青年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方案强调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首次明确提出促进青年就业,并作出专项部署安排。未来将通过供需支持和政策服务,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张颖说。
据她介绍,一是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就业创业机会,满足重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支持年轻人到急需领域;二是加大职业规划指导、技能培训、实习实践等。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性、就业成长性和岗位胜任力;三是完善满足年轻人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提供不同类别的岗位介绍,提高其就业精准性;四是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为部分困难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援助。
"大学毕业生总是青年群体中的重中之重。"张颖表示,专项就业创业支持计划已经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明确规定,往届失业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和安排得到更好的支持促进哟
“我国技能型人才总量占比在不断提高,但仍低于庞大的劳动力,现在还不到30%,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大国的差距还很大。未来高质量劳动力的短缺可能会变得更加尖锐。”高高说。
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方案》提出了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相关要求。
张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职培训,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力争实现补贴职业技能培训7500万人次以上。
根据规划安排,我国将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技工院校、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5万人。同时,将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引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供给,多管齐下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来源:新华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