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位于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A区的上海漕河泾大同国际创新创业园建成开放。这是我市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大举措。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建,是一个理念先进、设计先进、科技创新、产城融合的产业发展综合载体,必将推动大同高质量发展向前。
市委副书记、市长,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游洋等见证并参观园区。
上海漕河泾大同国际创新创业园是我市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双方通过项目推进、人才互动、资源对接等措施,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的交流机制,在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交流。同时,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授予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品牌,建立了点对点的品牌合作模式。园区将从联合办公、企业管理咨询、创业培训、企业投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努力成为全市一流的国家级孵化器。
武宏文在园区现场表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丰富。市政府与漕河泾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是要利用好其品牌优势、产业链高端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优势,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希望通过开园,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走进大同,聚集更多人才、更多信息进入园区,为大同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希望通过上海漕河泾大同国际创新创业园这个平台,为张大同打造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
游洋表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将继续依托高端产业集聚、科技服务完善、管理机制灵活和上海国际资源汇聚的比较优势,结合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重点依托科技园。该载体将在产业投资、平台建设、企业服务、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两地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上海与大同区域合作的标杆和典范。
武宏文、游洋走进上海漕河泾大同国际创新创业园,参观了解园区软硬件建设情况,询问入园企业情况。武宏文告诉记者,企业要严把“入园关”,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入驻,努力把园区打造成大同的“硅谷”,为大同实施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