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年代免费播放 创业年代电视剧全集在线看

编者按: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旗帜,一个榜样是精神坐标。我们江苏网和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了题为《江苏最美的人》的系列专题文章。党员献身基层,创新创业先锋,技能工匠扎根一线,奋斗者在平凡岗位.我们将继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社会各界的优秀人物和感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呈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和行动。

“满山是风,满山是露,满云是古村落。”这个绿树葱茏、植被茂盛的山村,就是以苗木产业发达著称的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塘岭村。但是,谁能想到,十几年前,茅山革命老区最穷的村子,依然有漏水的低层瓦房。从负债100多万元的贫困村到“民族特色产业1亿元村”,唐陵村的转型离不开种苗致富之路,而带领村民走上这条路的“领头雁”就是唐陵村党委书记刘舒安。

年入千万,毅然回村担任“穷当家”

早在2007年,镇上就决定找一个有能力的人带领塘陵村走出困境。在南京创业,资产过亿的刘舒安,成为了最佳选择。“刘树基在外面做生意,很灵活,也很关心家乡的发展。我们相信,他回来后,能够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天王镇党委副书记卢说。刘舒安放弃一家年收入1000万的企业,回到村里做“穷主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然而,面对组织的信任,关爱家乡的刘舒安毅然放弃了奋斗十几年的事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整整十四年。

唐陵位于茅山革命老区。这片土地缺水。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作物收入不高,但种植耐旱苗木却是一块宝地。经过调查,刘舒安决定发展苗木种植。14年来,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因为长期疲劳患上了眼疾,但刘舒安从未轻言放弃:“干一行,爱一行,让乡亲富起来”一直支撑着我坚持下去的信念。要当村支书,必须为群众办事。看到大家一天比一天富裕,我觉得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如今,在刘舒安的带领下,唐陵已成为中国最美的国家,月月花开,风光处处。

苗木致富,贫困村变身美丽新农村

刘舒安开始谋划苗木产业时,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很多村民对种植苗木没有信心,有抵触情绪。为了给村民们吃一颗定心丸,刘栓率先建立了苗木交易市场,负责搭建平台,培养专门从事销售的经纪人,然后实行“五统一”。

”:统一培训、统一种植、统一防育、统一销售、统一品牌,教授种植技术和经营思路,帮助村民打开致富渠道。他还给缺少前期启动资金的村民做担保,帮助他们赚取“第一桶金”。很快,村民们纷纷加入了苗木种植的大军,并从中获益。


  截至2020年,唐陵村集体资产近2亿元,苗木销售达52亿元,带动周边苗木种植30万亩,人均年收入5.5万元。同时,唐陵村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既卖苗木也卖风景,发展了300亩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和100亩桃、葡萄、梨等果树,在林下种植了黑香芋等经济作物,形成了花、果、树有机搭配,改变了苗木产业“一棵树”的单一化格局。如今唐陵已是一处集立体生态、高端苗木种植、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景点。


  以身作则,带动村党组织朝气焕发


  乡村产业若想振兴,同样离不开一个“筋强骨健、朝气蓬勃、团结敢为”的村党组织。“人心齐,泰山移”,为了使原先人心涣散、几近瘫痪的党组织重新聚齐,刘树安做起了“加减乘除” 数学题:党员教育做“加法”,原来无人问津的党员活动日现在成了唐陵村党员的必修课;建章立制做“减法”,从香烟和饭店两个“烟囱”管起,减开支,减少村民不满意的地方;作用发挥做“乘法”,建立村社合一党建模式,党组织的凝聚力“乘”倍增长;决策民主做“除法”,坚持党内民主,凡是关系全村发展、村民利益的事一律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除”掉党员群众心中的疑惑顾虑。不到两年,整个村集体队伍焕然一新。


  班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除了加强干部培训,刘树安更是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集体发展。为了动员各村民加入到苗木行列,刘树安曾每家每户地走访,多次拜访老干部、老党员,邀请他们“传经送宝”,哪怕吃了闭门羹还是会“三顾茅庐”。有了刘树安的率先垂范,村干部们也都自发将务实担当、质朴亲和的作风融入到工作中。在这样一支凝心聚力的队伍的带领下,“党员领头干、干部讲奉献、百姓齐拥护”的全新局面在唐陵呈现。


  一颗苗木带动了一条产业链,一个平台造福了一方百姓。刘树安,这个名字里带着“树”的村书记,用“小苗木”做大了“树文章”,以拼搏和实干成为群众信赖的“孺子牛”、托起致富梦的“领头雁”,引领着唐陵不断前行。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刘树安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我苏网编辑/刘静 王宇婧(实习);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句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