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三无一有人员 大学生是创业的三无人员

【火车站外的农民工】这是一组反映深圳90年代的老照片,非常珍贵。当时深圳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经济突飞猛进。一群农民工来到这里寻求改变自己的命运。毫无疑问,深圳是当时中国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城市。

【用“手机”打电话的男人】90年代深圳的大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建立意义深远。1980年8月26日,国家发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宣布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划定一定区域,设立经济特区。

【年轻漂亮的发廊女孩】当时的深圳可谓是“小渔村”。国家没钱,只好鼓励深圳“杀一条血路!”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

【公园里的深圳市民】“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5月,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提出大循环的国际发展战略,一下子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遣返“三无人员”】深圳的快速发展对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带着赚钱的梦想来到这里。然而,许多人因为“三无”身份而被遣返或集中在教育部门。所谓“三无就业”,就是没有身份证,没有暂住证,没有就业证。

【工厂车间忙碌图】显然,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让这里成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试验场,这里进行了无数的改革创新。例如,深圳率先改革国有企业股份制,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高科技企业。华为等大家熟悉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就是在那个时候创立的。

【现场施工现场】经历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人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深圳是一个随时都有奇迹发生的地方。伟人巡南,市场彻底放开,国企下岗潮席卷全国。一夜暴富的消息层出不穷,无数人怀揣着对财富的梦想奔向这个疯狂的地方。”

【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不久,外国人不能随便来这里。除了个人身份证,他们还需要边境通行证。资料显示,1992年被誉为深圳创业之年,当时深圳人人都想当老板。这直接导致深圳写字楼明显不足,所以当时繁华地段的写字楼很少把整套办公室租出去,而是把办公桌租出去,结果一张办公桌就代表一个公司。

【扫黑除恶现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罗湖口岸的著名口号。当时很多报纸都报道了这个口号,认为它体现了深圳人民“追求效率”的精神,是深圳经济特区冲破重重障碍、血战一条路的精神集中体现,被称为“打破旧观念的春雷。”

【住宅拆迁现场】回望今天的深圳,很多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的老一辈人都会感叹,“真的很难想象深圳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像做梦一样。”回顾过去40年的发展,深圳从一个只有3万人口的边境小渔村,发展成为拥有2000万管理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面积扩大665倍,GDP增长1.1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