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夫山泉老总十句名言 创业华人新首富

“做企业,要养得像儿子,卖得像猪”,这是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的经典名言。

一句话变成了预言。

当农夫山泉的钟睒睒成为亚洲首富,模仿红牛的东鹏特饮风生水起,曾经的国民饮料汇源果汁却走到了卖身续命的悲惨境地。

破产重组,国民饮料寻找“接盘侠”

近日,北京破产法庭发布公告称,为尽快推动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重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和其他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临时管理人北京市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拟在汇源食品预重整期间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

根据公告要求,拟重组投资者的注册资本实缴不低于2亿元,拟重组投资者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总资产不低于10亿元或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

目前,汇源食品在北京、上海设有5家分公司,9家全资子公司,3家参股公司。

能否找到合适的投资人,能否在重组后起死回生,曾经的民族饮料汇源果汁,近几年日子不好过。

2018年,朱新礼还是身家35亿的胡润榜富豪,仅一年时间,他就成为被法院限制高消费的老赖。

2019年12月2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朱新礼下达限制消费令,限制其乘坐飞机、动车、购买房产、子女就读高成本私立学校。






仅2019年一年,朱新礼被法院第四次列为失信人,其名下资产还遭到强制拍卖。




2021年2月3日再次被限制高消费,申请人为中国进出口银行,




截止到目前,朱新礼已被限制高消费13次,被强制执行4次,被法院限制出境1次。




创始人被限高,汇源果汁早已是负债累累。




2011年到2016年,汇源果汁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数,分别为:-2.3亿元、-3.18亿元、-4.79亿元、-5.75亿元、-5.53亿元、-2.08亿元。




2014年至2016年短短两年间,汇源果汁负债由65.35亿元攀升至99.95亿元,到2017年底,汇源果汁总负债已经达到11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8%。




债务缠身,汇源果汁还出现了违规贷款。




2018年3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自曝了公司的一笔违规借款。




公告显示,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汇源果汁向关联公司北京汇源饮料提供了约42.82亿元的相关借款。汇源果汁称,相关借款未遵守港交所要求的申报、公告及独立股东批准的规定。




由于这笔违规贷款,汇源果汁被勒令停牌,这一停牌就长达三年,再也没有了复牌的机会。




公司未能在2020年1月31日之前复牌。




2020年2月14日,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






这个决定的前两天,创始人朱新礼也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授权代表、策略及发展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一代果汁大王黯然离场。




2021年1月18日,汇源果汁的上市地位被取消,曾创下港交所最大规模IPO纪录的“果汁大王”就此告别资本市场。




曾经的国民品牌,百亿饮料帝国跌落神坛。




百亿帝国,果汁大王,辉煌无比




靠饮料发家致富的国人代表,一个是娃哈哈的宗庆后,另外一个当属汇源集团的朱新礼。




朱新礼,1952年出生在山东沂源县的一个农村,父母和祖上几辈都是农民,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不过,朱新礼并没有做农民的打算。




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成家的朱新礼,却没有立业,是一个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特长的待业青年。




有没有什么不需要学历,技术含量又不太重要的行业?




没错,汽车修理,那时候,汽车还并不普及。朱新礼只用几天时间就把汽车的性能和构造摸得滚瓜烂熟。




改革开放初期,会开车、又懂汽修的朱新礼承包了一辆卡车跑运输,干起了个体户。




仅仅两年时间,他靠跑运输赚了几十万,盖了房子,买了车。




后来村干部改选,村民们一致推选朱新礼做村官,让他带着大家发家致富。




1986年,在朱新礼的带动下,全村十多个农工商企业总产值高达千万元,人均收入更是由两年前的270元增加到近千元。




带领村民致富,也算是一次成功的创业,并有了铁饭碗。




1992年,不惑之年的朱新礼听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大受鼓舞,丢掉铁饭碗下海,欲成就一番事业。




结果,他做到了,还很快就做到了!




1992年接办一个濒临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成立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在1993年将公司主营业务转为生产浓缩果汁。




1993年,公司刚成立一年,就在德国食品展会上,拿到了500万美元的果汁订单,一鸣惊人。




此后,汇源果汁陆续出口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朱新礼带着30人的团队来到北京,创办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并斥资7000万元中标央视新闻联播5秒广告权,成为标王。




“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有汇源,才叫过年”,至此,汇源果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饮料品牌。




2007年2月,汇源集团登陆港股,并一举创下港交所当年最大IPO规模记录,上市当日暴涨66%,市值一度超过313亿港元。






汇源集团,成为了当时最风光的饮料企业。




收购受阻,盛极而衰




没有企业能一直处于巅峰,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企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2008年,对汇源果汁有着特殊意义。




这一年,朱新礼经营汇源已经16年了,再过四年,就到了普通人退休的法定年龄。




朱新礼也觉得自己够累了,萌生了退休的想法。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没有比做汇源更辛苦的事了,16年期间,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没有休过一个春节,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




儿子对接手企业完全没兴趣,女儿已为人妻母,朱新礼深知管理企业的不易,他也不想女儿受这份累。




他一心想把汇源果汁卖给可口可乐。




13年前的那次收购,成为了汇源集团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2008年,可口可乐方面提出以179.2亿港元,溢价两倍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行股本的方案。




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还是高溢价,这本是一件双方欢喜的美事。




为了这次“豪门联姻”,朱新礼提高汇源的资产评估价值,大举扩产,暂停新品推出,还裁减了经营16年的销售团队,销售团队压缩掉三分之二。




汇源果汁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国民企业,被可口可乐并购的消息引起了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民族品牌保护”的激烈争论。






最终,该收购案被有关方面否决。




收购失败,加上为了联姻的调整,汇源集团元气大伤。




两年之后,汇源集团就陷入了亏损。




2016年,汇源集团已经连续七年扣非后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在此期间,汇源果汁的负债率也在不断攀升,到2017年中报时,汇源果汁的总负债规模已经达到115.18亿元。




公司股价从最高曾达到11.716港元,停牌时,只有2.02港元每股,几乎只剩一个零头,跌幅超过82%。




2021年,汇源果汁彻底退出资本市场,至此,汇源集团由一个曾经的百亿饮料帝国到亏损超百亿,卖身续命的企业。




汇源果汁没落真相




如果,2008年,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成功并购,也许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朱新礼对此也一直耿耿于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2008年交易成行,汇源现在将是千亿级公司。






可惜的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不得不说,并购被否,确实对汇源集团的打击很大,但也有很多企业,很多饮料企业没有被收购,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好,农夫山泉,康师傅,东鹏特饮,脉动……




饮料企业众多,但市场也足够大,国人每天要消费的饮料足以支撑无数企业,看看现在的奶茶市场品牌就能说明问题。




说到底,汇源集团的没落,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




盲目扩张,是很多企业的通病,尤其在企业的辉煌时期。




汇源果汁在全国布局48家工厂,由于闲置产能占用了大量资金,产能膨胀,导致资金链吃紧,不得不向银行大量贷款。




销售市场不会一直不变,饮料市场尤其如此,每天都会有新品牌出现,销售受阻,大规模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就会非常严重,销售下滑,银行贷款还不上,资不抵债,形成恶性循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皆因有互联网。




果汁,在90年代,饮品竞争市场小,成功相对容易。




进入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口味,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彻底变了,都在追求新品种,新口味。




传统企业靠吃老本的打法完全不奏效。




在新品方面,汇源果汁也有过尝试,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成功。




跟不上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被市场淘汰也就不足为怪。




在销售渠道上,汇源集团一直很固执。




汇源果汁的最初的优势一直是餐饮,在零售和分销渠道上没法和康师傅,统一等品牌竞争,可汇源果汁却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大举进军零售,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失败的结局也许早已注定。




汇源集团也曾努力自救。




2019年,汇源果汁和天地一号合作,简单点说,汇源提供商标、果汁生产所需的原料及代加工生产服务;而天地壹号负责的是资金、市场推广等其他领域。




也就是卖商标来抵债。




事实证明,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持续的债务压力,汇源果汁选择了压缩营销和人事方面的开支。2016年,汇源果汁的雇员人数突然大幅减少,从13716人下降到只有4266人,销售及营销员工只有1332人。2017年上半年末,汇源果汁员工总数进一步缩减到3965人。




不能创造更多收益,只靠缩减成本,无异于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汇源果汁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曾经的国民饮料,急速坠落,令人唏嘘不已。




如今,破产重组,汇源果汁能东山再起,再现辉煌吗?




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