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细则已实施,“再融资新规”进一步惠及成长型板块。创业板业绩有望触底反弹,科技创新正成为国家实现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种种迹象表明,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创业板,代表着中国新经济转型的方向,并在不断凸显其长期配置价值。
2020年上半年,创业板走势全球最高。即使下半年开始,a股由券商板块领涨,前期低估值、强周期板块轮番大牛市,但创业板也“不甘示弱”。7月1日至7月10日,短短8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增速高达13.96%,创下近5年来的历史新高。
相信很多基民的小伙伴都愿意配置一只创业板基金,但目前市场上的品种主要是跟踪创业板相关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对于喜欢追求超额收益的小伙伴来说,一直苦于没有活跃的产品。如今,随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临近,从6月22日至6月30日,已有6批121家IPO受理企业发布,首批创业板注册制配套资金也开始普及。
指挥员看到第二批创业板注册制战略配售资金正在发放。例如,中国成长企业市场计划于本周四(7月16日)在两年后(160325)开放销售。今天我给大家综合分析一下。他们有什么特点?除了可以参与战略配售和新股打新,超额收益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为什么说挑选主动型的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本质上还是在挑选优秀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
首先,分析投资收益的来源。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统一称为“XX创业板两年定开混投”。与以往三年封闭期的科创板基金相比,具有两年定期开放、封闭运作与开放运作交替进行的特点,可以避免投资者频繁赎回、追涨杀跌,封闭期更短。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参与战略配售、二级市场打新、主动投资收益。
逐一分析。收获一:有机会先享受战略配售相当于提前锁定一级市场IPO新股价。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营收2:二级市场新股。目前来自二级市场的新增收益仍然可观,各基金在市场的参与相对活跃。收益三:主要投资创业板股票。既然叫创业板基金,按照规定,80%以上的非现金资产必须投资创业板,投资股票的比例不能低于60%。最低持仓要求无疑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创业板的投资机会,避免出现卖狗肉的现象。
显然,收益1和收益2对于几只正在发行的创业板定开混合基金来说差别并不大,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收益3,也就是基金经理主动挑选成长股的能力!
熟悉司令的人都知道,司令之前多次介绍过华夏基金经理林箐。华夏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160325)拟任基金经理,正是有着“成长女王”之称的林晶。,因此,司令决定今天再次分享林箐的成长型投资风格和突出的历史成就,给还在观望或犹豫选择哪只创业板基金的小伙伴们参考。
资料显示,清华大学经济学硕士林箐于2005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投资生涯,她积累了丰富的宏观和行业研究分析经验,现任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执行总经理。
/>
从投资风格来看,林晶属于成长型选手,她善于从盈利模式、护城河、定价权、管理层人员、市场空间等多个方面挖掘长期成长空间大的成长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对产业周期、政策周期和股票周期三者共振的理解,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择股和择时体系,以追求可把握的持续回报。
都说出色的投资理念和完善的投资框架,最终都要体现在管理产品的投资风格和历史业绩。林晶目前正在管理且满一年以上的产品共有5只,分别是华夏消费升级灵活配置混合、华夏策略混合、华夏研究精选股票、华夏创新前沿股票、华夏领先股票。Choice数据显示,截止7月10日(下同),5只产品近一年业绩收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华夏创新前沿获评银河证券1年、2年、3年全部五星评级。在其他第三方机构评级中,同样也都获得了最高星级。
林晶从2018年1月17日起管理华夏创新前沿,产品近一年收益率114.04%(同期沪深300上涨25.52%,创业板指上涨83.95%),同类排名前3%(33/1202);近两年收益率130.79%(同期沪深300上涨37.08%,创业板指上涨74.42%),同类排名前2%(18/949);近三年收益率120.66%(同期沪深300上涨30.09%,创业板指上涨54.08%),同类排名近前5%(39/733)。即使挑战难度较高的创业板,也能跑出明显的超额收益。另外,从下图还可以看出,当2019年市场偏向成长风格时,华夏创新前沿的净值迎来一波快速增长期,可见其把握成长股风格的能力。

华夏创新前沿业绩靓丽的背后,难道是因为林晶“赌”对了个别重仓股的强势上涨吗?显然不是!下图是该基金最近连续四个季度的重仓股名单,从中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特征:1、精选成长股的能力。前十大股权重个股占比都比较分散,比如宁德时代、东方财富、爱尔眼科、立讯精密四只个股虽然都在前十名单中,但是占比都不算高。2、成长股广泛覆盖大科技行业。比如除了刚才提到的几只个股以外,还包括广联达、迈瑞医疗、吉比特、中兴通讯、芒果超媒、美的集团等明星股,可见其是真正的成长股挑选思路。从2019年报持仓股名单,也能发现投资行业广泛覆盖医药、新能源、云计算、5G消费电子、网络安全、半导体等大科技方向。

对于目前还没来得及上车,但又担心市场回调的小伙伴来说,新发基金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拥有不超过六个月的建仓期。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灵活选择,是快速建仓还是等待市场回调再逐步加仓。而且,建仓前期一般会选择相对低估值品种先做点“安全垫”,积累一定收益后再不断扩张建仓品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哦,司令6月10日被限额配售的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开混合A,虽然目前仍处于建仓期,但是截至7月10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净值就上涨12.29%,管理该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样是林晶。
除了拟任基金经理林晶“战力”非凡以外,华夏基金作为业内资格最老之一的基金公司,对创业板同样有着前瞻布局和丰富的产品管理经验。除了旗下主动基金参与创业板投资以外,创业板指数类产品管理经验尤其丰富。除了华夏创业板ETF,还有大家熟悉的Smart Beta类华夏创蓝筹ETF和华夏创成长ETF。此次,华夏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160325)的发行,无疑是为喜欢布局主动型基金的小伙伴提供了新的创业板投资工具。
好了,司令总结下目前正在发行的几只创业板注册制配套基金的优势,除了可以参与创业板新股IPO战略配售、二级市场打新以外,更重要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主动获取超越创业板阿尔法收益的可能。而两年封闭期的约定,“买定离手”方式可以更好避免短线追涨杀跌,赚钱概率有望得到提升。
最后再提醒下,7月16日起,华夏创业板两年定开(160325)限额30亿元发售,若募集期内规模超过30亿元,将启动末日比例配售,投资者可通过各大银行、券商、华夏基金管家APP等直销平台认购。
欢迎关注“SL基金圈”,每天一个关于基金的新鲜、实用梗,与你一起分享养基心得和技巧。用数据说话,投资可以更美的。
好基养起来,Money赚起来!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还没积累!
偶说完了,整理数据不容易,请记得点赞支持哦。基金投资需谨慎,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麦克风交给你们high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