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上周末宣布,本月15日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各方预计,此次减持将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日前,记者走访了本市多家银行和证券营业部,了解到市场出现了连锁反应,居民投资理财明显回暖。业内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
在本市多家银行网点,目前在售国债利率有所下调,但仍受到市场追捧。很多市民通过网银争夺国债,以至于一些银行网点已经提前售罄国债。据该行工作人员介绍,7月10日发行的两笔电子储蓄债券票面利率较上月发行的两笔国债下降0.4%。其中,三年期票面利率为3.4%,五年期票面利率为3.57%。如果投资者购买10万元,每年获得的利息将少于400元。但相比定期存款,国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从6月下旬开始,各家银行相继改变了存款利率的定价模式,银行三年及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大幅下降。同时,所有银行都规定长期存款不能分段计息,而国债不仅投资起点低,还可以从2021年7月10日起计息,每年付息,每年7月10日付息。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不少银行出售与外汇和贵金属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速度较之前有所放缓。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表示,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太大,对所谓收益率区间较高的产品不太放心,宁愿求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宣布RRR降息后的本周第一个工作日,三大a股指数的量价均有所上涨,尤其是创下六年新高的创业板指数。本市不少证券营业部的财务经理都接到了不少老客户的咨询,希望能利用这轮行情。不过,多家金融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提醒人们,整体RRR降息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增加金融机构长期资金占比,不能简单认为是股市加速进入牛市。在股市中,上市公司的价值决定了股票的长期价格,投资者不宜跟随短期投机的趋势。毕竟,市场分化正在加剧。特别是创业板指数近期持续上涨,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此外,针对楼市迎来大量资金救市的传言,本市多位银行家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住房融资“三条红线”标准和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规定。同时,严查住房资金来源,严厉打击经营贷、消费贷等违规资金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放松,银行也严格执行了相关制度,所以房地产资金紧张的情况不会改变。业内建议,普通人不要听信一些忽悠人追涨的房地产销售人员的夸大其词,一定要理性看待楼市的稳定发展趋势。
作者:刘。
来源:晚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