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期的“Z Workshop”栏目中,我们向网友初步讲解了分体水冷的一些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际安装的方式在这里展示了制作步骤。这个问题也不例外,我们以实用的方式组装了一套分体式水冷主机。
本次水冷安装改造,我们选择了CPU和显卡双水道的设计方式,分别用两种颜色的水冷液装饰整机,通过循环两套水道来对比机箱内部的空间。
在这次实际安装中,我们选择了非常火热的ATX2.0机箱,创新的内部结构和更高的性价比是它的独特优势。而且硬件都是为了极致的性能,这里也使用了最新的SKYLAKE平台。Intel i7 6700K搭配七彩虹高规全尺寸ATX大板,最新上市的iGame三槽GTX980Ti九段卡皇也强势助阵!DDR4内存、SSD等存储方面由影驰提供;国内知名水冷大厂“Bykski”和“Barrow”独家为其定制全部水冷套件。
改造后内部效果还算不错
所以让我们马上进入正题。感兴趣的DIY玩家不妨翻到下一页,看看这款手工水冷游戏主机是如何诞生的。
内部硬件及配件一览
首先, ,在安装机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些DIY硬件和水冷组件。
鑫谷奇袭GANK机箱+ZP500P Z监制电源
现场最新的ATX2.0框架机箱,首款“z监制”电源,两个性价比兼优的机电组件,以及电源的定制线材,给了DIY玩家更多的DIY个性空间。
“Bykski”和“Barrow”水冷组件
“BYKSKI”和“Barrow”的水冷配件上市多年,其强大的易用性和高精度的做工吸引了不少国内DIY玩家着手打造自己的DIY玩物。玩家可自行购买搭配近百种水冷配件,带来不同的视觉盛宴。超高的性价比也拉近了想供水但预算不足的DIYer。
七彩虹iGame 980Ti 九段显卡+Z170 烈焰战神主板
yle="font-size:15px;"> 这二者都是七彩虹iGame系列于主板、显卡领域中最顶级的产品,其性能实力以及外观设计也都可圈可点。影驰铠甲战将SSD+GAMER DDR4内存
机箱内部的配色彩虹红白搭配,最终我们选择了两条附带呼吸灯的影驰GAMER DDR4内存,搭配内部的LED灯光还是不错的,而SSD也采用影驰OMG战队专用版的铠甲战将,读取速度以及稳定性是其最大的特点,近期这两款产品在京东都有不小的促销活动,大伙感兴趣的可以去电商处看看。
安装CPU冷头、内存等组件
看完内部的各部组件,我们马上进入装机环节。
“BYKSKI”专为iGame系列打造的全覆盖CPU水冷头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们讲到了此次实战装机采用国内首屈一指的“BYKSKI”水冷组件,这款全覆盖的CPU水冷头拿在手里也沉甸甸的,可见其用料还是比较充足,对得起它的价格。
完全贴合iGame Z170主板
对于主流Z170游戏主板的兼容性还是比较强的,位置正好处于主板中央,并且也不会阻隔内存。
影驰GAMER DDR4内存装入
为配合主板以及显卡的配色,影驰的GAMER DDR4内存还是很搭的,这款内存的顶部发光马甲玩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更换,这一点个性化的设计比较错,用户不用纠结换了主板之后内存颜色不对称了,连同马甲一起换了就OK了。
电源、板卡装入机箱中
紧接着,我们需要把主板和电源等组件装到机箱中,都是旗舰的大尺寸硬件,这款新ATX2.0架构的机箱纠结有何表现呢?
机箱内部一览
电源装入机箱中
主板平台装入机箱中
显卡也装入机箱中
如图,主板显卡等组件已经装入到机箱中,我们可以看出内部的右侧还留有一大部分的空间,可以说对于这些全尺寸的旗舰硬件的兼容性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想上水的玩家来说,这么大的空间也足以装入更多的水冷配件。
固定冷排、水箱等水冷组件
下面我们将设计水路,并且将水冷的组件装入机箱中。
机箱顶部支持240mm冷排安装 里侧空间足以加装散热风扇
机箱主板托盘上部加装水箱托架
在此处安装一个小水箱
前文我们提到了此次我们将采用双色双路的方案去制作,由于这块iGame GTX980Ti九段显卡内置了水泵以及专利水冷排,所以显卡的这一路我们只安装一个水箱和连通的水管就可以了,附带的水泵扬程较大,这样规格的水箱以及水管也是绰绰有余。
最终,我们将两个水箱分别安装到机箱电源挡板的上部以及机箱前面板的顶部,CPU一路加装了3米扬程的水泵,下一页我们将教大伙如何弯亚克力水管,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水路后进入弯管阶段
在将所有的组件安装完毕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内部水路设计,紧接着我们就将进入玩水管的阶段,手把手的教大伙如何弯曲这脆弱的水管,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想要尝试走水的DIY玩家们。
用热风枪直吹 将其弯曲
由于是亚克力材质,我们把热风枪的温度调节到150度,把事先准备好的硅胶条穿入亚克力水管中;随之用低风速档进行加热,如果温度过高或风速过快可能会造成加热进行中亚克力水管的变形,这里切记一定不要着急。
抽出硅胶管 弯曲完毕
弯曲的时候需一气呵成,用手将其定型后保持一段时间,等待亚克力管完全冷却后,抽出内部的硅胶条。在此期间一定不要着急,每一道工序都应该循序渐进的做,做完第一步再做下一步,冷却时也不要用水泡,常温下自然冷却就可以了。这样一根硬管就成功“掰弯”了。
角磨机打磨到你想要的长度 配合接头安装到整机中
最后,用角磨机或者小电磨把亚克力水管打磨到你想要的长度,将两个接口之间相连接,这样一根水管就弯曲、安装完毕了,一些细节还是熟能生巧的,在以后的文章中或者我的视频栏目中本人将会对弯管的细节进行讲解。
CPU、显卡双水路讲解
整机已经制作完毕,我们一起来看看整机内部的情形吧。
整机机顶局部
CPU第一路水路
CPU及水泵、水箱处特写
显卡一路水路
水箱、水管等特写
整机的内部比较紧凑,可以说每根水管的弯曲也都需要合理,不然在有限的空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双水路,好在这款GANK机箱的内部空间够用,电源挡板的设计也方便我们加装水箱和托架。
“BYKSKI”和“BARROW”的水冷配件精度较高,每个接头密封也都很不错,安装也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从设计水路直至组装完成和试水,这期间也仅仅使用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试水拷机没有出现漏水的现。
制作完毕来看看最终效果
最终,我们看看忙活半天的最终成果。
整机分体式水冷安装完毕
最终效果还不错
侧方角度
俯视角度
水流计细节
如何?还算说得过去吧。
总结及制作体验汇总
总结及制作体验汇总
写在最后:
我们看到了不到200元的ATX2.0机箱;我们看到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水冷套件;我们看到了附带呼吸灯的DDR4内存;我们看到了最新的Z170大板;我们看到了自带水冷排和水泵的GTX980Ti……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起源于某个想法,这套主机我们承认并不完美,我们也承认很多大神做的比我们还要强,但我们体验了DIY其中的快感,而这种快乐也仅仅只有DIYer本人才能够淋漓的感受到,DIY本不难,水冷也一样,不要把它想的很神秘,也不要把它看得遥不可及!
附:更多灯光实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