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专科生就业辩论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先创业还是就业辩论赛

记得有一年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与智力相关的综艺节目。当主持人出来后,立刻引发了对“代沟”的思考。

年轻人纷纷议论:这大叔长得像蚝油菜花。

稍微年长一点的人会觉得:哇,蒋昌建。

乍一看有点打击,足以让作者的记忆回到20多年前。

来说说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出来的明星吧。

PS:数数星星就好,政治上不要说。

1.在亚洲大学辩论比赛中

大家熟悉的国际大学辩论赛,前身是亚洲大学辩论赛,举办于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参加了三场会议。在思维飞跃的时代,这场辩论赛的诞生有着非常好的土壤和市场。

但是由于赛制、宣传、电视机普及等各种原因,这场比赛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也没有诞生耀眼的明星。不过,第一名最佳辩手目前是副部级高官。

二、国际大学辩论时期

这一时期是辩论赛的高峰期,不仅孕育了蒋昌建等众多优质明星,也引发了全国举办辩论赛的高潮。初中以上没有举办过各种辩论赛的学校不多。

1993年,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辩论赛的关注度不亚于10年后的超女和快男,诞生了两位明星。

以绝对优势夺冠的江枫,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央视郑达综艺集团,后来担任《文化视点》栏目的主持人和制作人。

2001年,她去英国剑桥读博士,后来嫁给了一个英国人,生下了一对混血双胞胎。此外,江枫还是一位发表了许多散文的作家。

当然,今年最大的明星是蒋昌建,一个四人组。与江峰相似,他曾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并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ta-gid="146649" qid="6595529045369165064" mention-index="0">耶鲁大学读博士后。


在决赛中,双方的辩题是“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复旦大学抽到了反方,蒋昌建最后的陈词中引用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用它寻找光明,堪称绝妙和点睛。


2001年,蒋昌建担任《杨澜访谈录》总策划进入电视行业,真正让他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再次名声大噪的则是《最强大脑》。




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是台湾省辅仁大学的林正疆,后来他从事于律师职业,这也是很多辩手最后的职业,毕竟工作性质和辩论赛异曲同工。


第三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慰卿,他后来选择了从政,如今已经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创办了一所培训学校。


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再次诞生了几位耳熟能详的明星。


西安交通大学首次采用了四位男生的阵容,最后获得了冠军。其中一辩樊登本科是学材料学的,硕士读管理学,博士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电影学。


樊登后来进入央视,主持过《实话实说》《12演播室》等节目,笔者曾经在一次活动中邀请他担任主持人,他给笔者留下的最大印象是思路不疾不徐,怎么说呢,你感觉不到他脑子有多快,但他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用慢悠悠的语速说到点儿上。


如今你会经常在各种应用市场上看到他的名字。


西安交大三辩路一鸣,沈阳苏家屯走出的明星主持人。他在当年的各种辩论赛上很有名气,最后也获得了当届最佳辩手奖。


之后路一鸣也选择了进入央视,担任《三星智力快车》《对话》《道德观察》等栏目主持人。


2019年,路一鸣从央视辞职选择自主创业。


西安交大二辩郭宇宽,后来也曾进入央视不过主要担任记者等工作,并没有樊登和路一鸣那样知名。


他们对面的亚军马来亚大学里,有一位当届崭露头角,后来王者归来在下一届获得冠军的胡渐彪,这位马来西亚人这些年来从商当职业经理人,也当综艺节目主持人,总之是多元发展,2014年他曾参加《我是演说家》重新出现在观众视野里。


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最后获得冠军的是马来西亚大学,但亚军武汉大学却出了一位全程最佳辩手余磊


余磊后来选择从商,曾以25岁的年龄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秘,2007年他开始担任一家证券公司的董事长职务。


第六届和第七届则诞生了国际大专辩论赛历史上的一尊大神,来自台湾省世新大学的黄执中,虽然两次比赛的冠军分别是中山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但黄执中都以卓越的表现获得了连续两届的最佳辩手,堪称奇迹。


我们再次熟悉黄执中,还是在《奇葩说》里,他参加录制过三季《奇葩说》,曾在第三季获得奇葩之王。




有意思的是,第一季《奇葩说》的奇葩之王获得者马薇薇,她曾参加过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在中山大学队里担任三辩,决赛中击败了黄执中代表的世新大学。


三、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时期


从2007年第八届开始,国际大专辩论赛改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开个玩笑,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大专”两个字容易被人误解为水平不高才改的名啊?


这时候已经是辩论赛这种栏目的末期了,虽然参赛队越来越多但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受关注程度自然也就不高了,到2011年第十届辩论会结束后该项赛事就完结了。


在这最后三届比赛里,倒是诞生了一个明星,来自武汉大学的三辩陈铭,他曾被余秋雨夸奖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之一”。


陈铭之后曾在湖北卫视、湖南卫视、深圳卫视和央视多个栏目里担任主持人,也和前辈一样后来加盟《奇葩说》,并在第五季获得了奇葩之王。


四、编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各种辩论赛在全国院校里如火如荼一般发展起来,因此也诞生了一批辩手,不过毕竟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的人还是很少,每个国辩辩手背后都堪称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优秀辩手在选拔赛里就被淘汰了。


在没参加过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手中当然也有明星,笔者举两位:


一位是武汉大学的徐卓阳,他曾多次担任武汉大学辩论队队员和助理教练,后来进入电视圈,曾在江苏卫视和央视担任主持人,被网友们戏称为“相貌平平”。


还有一位咖位够大的就是何炅,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时曾参加过大学生辩论赛,据说就是由于在辩论比赛中表演优异才被央视看中进入《大风车》栏目担任主持人。


虽然没有官方说法,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有点儿靠谱,因为辩论赛本来就是央视选拔主持人的人才库。


可能读者要问,为何当年那么火爆的国际大专辩论赛现在都让位于各种脱口秀和奇葩说了呢,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