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科创50指数将迎来又一次“换血”。随着科创50指数的不断更新迭代,有望不断提升科创50指数的质量和业绩。
五股被调入科创50指数
根据科创50成分股指数,建立了调整机制。除样本公司退市、收购、合并、拆分外,每年3月、6月、9月、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将对样本股票进行定期调整。
2月26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根据指数规则,上交所与中国证券指数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15日起调整科创50指数样本。寒武纪、君实生物、启安新、孚能科技、天合光能转让;天骏科技、富光、卓悦新能、九鑫新材料、致远互联网等被调出。
那么,科创50指数的调整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昨日,有市场人士表示,科创50指数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客观表征科创板市场表现和业绩评价基准的工具,还为指数投资产品提供了跟踪标的,为更多投资者通过指数投资科创板创造了条件。科创50ETF基金推出后,科创50指数成份股将迎来资金被动集中配置。“简单来说,这些新入选的公司有望增持被动指数基金。”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并不意味着指数转移后一定的涨幅。2月26日,上交所确认股票转入科创50指数,2月27日、28日为非交易日。根据Wind的统计,上述5只被转让的股票中,有3只上涨,2只下跌。其中,寒武纪、前新、孚能科技3月涨幅分别为6.24%、1.65%、8.30%。然而,君实生物和天合光能分别下降了16.94%和6.79%。
同样,转让的股份也有起伏。其中,富光股和卓悦新能上涨。
“换血”提高成份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18日至3月12日的17个交易日内,由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科创50指数暴跌-12.23%,抹去了年内所有涨幅。从板块和行业来看,近两周各板块内部分化严重,低估值行业韧性凸显。最近科创板做了大幅回调,现在消费板块所有行业都在下跌,其他板块分化。
“科创50近期表现疲软,与部分结构阻力有关。”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师王认为,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较弱与其行业分布密集有关。科创50指数成立初期,样本空间有限,因此权重股集中在半导体行业,龙头个股占比较大,SMIC、沪硅产业、华润微占24%。指数风格与年初流行的消费增长板块不完全相似,表现相对较弱。
此外,王表示,指数中的一些成份股也拖累了指数的表现。科创50中23只成分股权重不到1%,市值一般不到100亿。随着科创板分化加剧,2020年12月以来平均下跌3.5%,拖累指数表现。
上述市场人士指出,“科创板走弱主要受估值偏高影响,这与不少企业超高溢价发行有关。目前,科创板发行的市盈率普遍高达50-60倍,而同样是注册制的创业板,市盈率通常在30倍左右。高溢价发行导致不少科技股新股破发,进一步影响投资者持股信心。"
那么,回调后的科创板未来是否值得参与?
“随着科创板优质企业加速落地,很多市值大、成长性高、近期上市的好公司都会被纳入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