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装置
消费者体验态度报告
“压力大”的劳动人民终于有地方发泄情绪了!最近在Modu流行的解压展,第一次空降深圳蛇口。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减压方法,比如日常工作中砸电脑键盘,把瓷碗砸向靶心砸,成为拳击手,痛打“假想敌”。这些操作真的很受欢迎。这次,考生带你打卡深圳第一届减压展,一次体验了十余次“精彩”体验,一扫不良情绪。
物价指数
价格不够亲民。深度减压需要购买加价票
深圳减压展,位于南山区GG创意社区,地铁、公交直达,但周边环境不尽如人意。展厅位于大型厂房的二楼。屋顶是一个临时铁棚。外部环境有点乱,第一印象不是很友好,卫生条件也没有管理好。
门票在前台购买。门票分为三个等级。普通票包括80元、贵宾100元、5碗。如果VVIP是180元,可以享受豪华的透气套餐,包括3个啤酒瓶、3个盘子、8个陶碗、1个键盘。对于大多数参展商来说,票价整体偏高。如果你想深度解压,感受一碗砸键盘的快感,还是得买VVIP票,但是价格不亲民。
环境指数
体验项目空间小展厅环境卫生不到位
一进展厅,就迎来了“金浴室”和“枕头大战”区域。因为没有独立的空间把它们分开,似乎体验区的划分不够清晰。整个展厅周围,20个体验活动分散在各个角落,每个体验项目的空间都比想象中要小很多。人多的时候,排队体验项目要花很多时间,但游览路线顺畅,一路体验没有太大障碍。
最需要改善的是展厅的环境。深圳减压展6月底开幕,离考生打卡展厅只有半个月。但大部分体验区脏乱差,空间设施管理不到位,展厅内随处可见凌乱的物件,极大影响了观众参观展览的心情。此外,展厅内还存在“缺胳膊少腿”的现象,比如悬挂装置散落在地上,解压物品缺货,出钞机的玩具没有电池。对此,主办方要加强管理,距离展会结束还有一个半月。目前博物馆的整体环境让人不得不挑毛病。
回到展厅本身,展厅大致分为减压体验区和拍照打卡区。减压体验区最喜欢的项目有愤怒屋、拳击屋、泡泡足球、枕头大战等。许多游客对这些体验项目的设置感到满意。不过,类似于金浴室、美元池、倒挂屋等网上名人拍照打卡的地方,很多游客认为还是有创新的必要,整体布局可以更“高大上”。
减压指数
有许多经验项目,但细节并不完美
愤怒屋无疑是最受期待的减压项目。它的理念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发泄压力的空间,所以减压指数和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进入愤怒室前,工作人员应检查VVIP车票并收集相应物品,如安全帽、厚雨衣、长雨靴等。虽然安全装置是完整的,但它们看起来相当简陋。全身“武装”后,他进入密闭的房间,拿起手中的棒球棒,砰的一声砸在键盘上。在敲打过程中,声音真的很吓人,空间也太小了,所以挥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朋友,但是看着碎键盘散落一地,解压效果真的挺到位的。让人呕吐的是他们一直在流汗
。摔碗屋空间稍大于其他项目,将土瓷碗狠狠扔向远处靶心,然后在墙面瞬间炸裂成碎片,当愤怒摔碗在这儿成了自然的发泄方式,许多体验者乐此不疲。然而,确认过眼神,这是土豪版的解压方式,摔的每一下都是钱,五元一个的土瓷碗摔起来还是有点心疼的。拳击屋也是解压方式中不错的一种选择,戴上拳击手套,对着不倒的人偶任意发泄,这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模式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无敌撞撞球也是此次减压展的热门项目,在围栏里互相撞击,直到一方倒地,这样的体验颇有快感,但是场地小每次只能容下2人,排起队来也是一种烦恼。枕头大战最受儿童们喜欢,和陌生人来场“突然袭击”还真的很带劲,然而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体验区域冒出一根大铁柱,并且没有任何泡沫保护装置,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到头。另外,白色枕头不够干净,不少污渍粘附在枕头表面,整体感觉不够好。
除此之外,切锯木、爱心发电单车、忘忧隧道等体验项目,都可以有效地进行解压放松,但展馆主办方还是需要完善装置设备,馆内工作人员较少,维护日常的运营还算有点困难。
网红指数 ★★★
黄金洗手间最吸睛 但部分项目缺少新意
近些年来,不少创意主题展览还是希望向网红拍照打卡地的标签靠拢,本次的减压展也不例外。展馆中设置的黄金洗手间最为吸睛,当家里的洗手盆、浴缸和马桶里都是金币和金块,一夜暴富的感觉还真不赖,既解压又适合拍照发圈好好炫耀一把。
悬浮屋算是奇妙体验,尽管该主题的展览曾经在深圳出现过,但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排队拍照。倒置的房间和客厅,随便往上一站,都有一种悬浮的错觉感,如同《盗梦空间》的折叠世界。减压柠檬比较特别,脚踩指压板,还要凹造型拍照,那真叫一个酸爽,但是原本悬挂着的装饰柠檬全部掉落,拍起照的效果没有海报上宣传得好。
喵小屋的设置简直是猫咪爱好者的天堂,“撸猫”再也不用跑去宠物店,在展馆内就可以实现。但或许因为参观人数过多,三只猫咪都比较“高冷”,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加上馆内不时传来摔碗砸键盘的吵闹声,周遭环境并不是很适合猫咪生活。
横扫满排尖叫鸡的尖叫走廊,坐在美金池里恣意挥霍“万贯家财”,在涂鸦墙上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文字,星座屋里写下自己的故事……馆内拍照打卡的东西还真不少,但是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装置,以往在其他地方也能经常看到类似的项目。
采写:南都记者 何思敏 摄影:冷锋
试客点评
Anger Room最先在国外流行,后面引入中国,在上海先火了一把。本次在深圳开设首届减压展,噱头在于由风靡上海的不可思议减压馆原班人马打造。事实上,无论在展馆场地设置和室内环境布置上都不尽如人意,不少人称到了现场才发现是“买家秀”与“卖家秀”的真实写照。展览收费不算便宜,在基本的日常维护上应该更需要用心,且不说是否真实还原上海减压馆全貌,首先在卫生情况上得先做好,随处可见杂物让参观者的心情大打折扣。Anger Room是减压展的重头戏,空间太小,隔音差,虽然减压效果还算不错,但整体上还有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