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家都在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实施乡村战略以来,各级利好消息不断发布。2021年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还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实施原则
1、乡村振兴实施要求a.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
这是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坚持党管农村的原则,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才能走出现全国一盘棋,全面部署,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指定方向。.
b.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
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真正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c. 坚持农民为主体地位的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是为农民真正致富创造条件和盘活土地的机会。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d.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统筹考虑。只有全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有意义,农民才能真正致富,从而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e.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带动农村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为实施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
f.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是靠破坏生态环境来实现的,而是既需要金山银山,又需要青山绿水。
g.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
2、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合同关系土地按《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法》规定执行。土地到期后自动延长30年,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安全,避免了因土地政策变化导致粮食生产的变化。
3、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工作的管理,通过政策的落实,打造一批能够专心致志于乡村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技能型、能力型人才,从而对乡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47">二、20字总体方针是哪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20字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
1、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之路。乡村要发展,和城市发展一样,必须将产业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带动一方致富,也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产业振兴为基本要求,没有兴旺的产业支撑,其它一切都没有意义。
要实现产业振兴,只有通过产品、技术管理和制度以及组织的创新,来带动经济发展,通过提高粮食种植的良种化、科技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组织化和制度化等整体水平,从而推动农、林、牧、副、渔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升级和转型,从而从整体上推动地方产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和提升,达到地方产业振兴的目的。

2、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生活质量的根本,也是乡村发展的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要实施,必须保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现代化的生活质量,真正做到将乡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环境,从而更好的解决人员流动的问题,更好的将农村发展的人员留住,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创作条件。
3、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灵魂,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振兴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振兴才会稳定发展,也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到乡村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从而让农民有一技之长,实现城镇的持续发展。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要求进行精神文明方面的宣传,遵守乡规民约,尊老爱幼,加强邻里之间的互助互信建设,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让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
乡村我们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设思想和建设经验,从而实现乡风文明和乡村建设和世界同步,真正实现全面现代化。

4、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乡村建设的核心,只有坚持有效治理,有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治理有效战略要求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面乡村治理体系,从而让乡村实现自律自治,同时加强法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法治和道德治理同步进行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为核心的领导下,做好村民自律自治建设,从而为乡村的平安发展创造条件。
加强连续,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做好乡村建设的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有效协调好村民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协调好村集体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核心发展,从而实现村民健康有效,促进乡村发展充满活力,村民关系和谐有序。

5、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终目标,只有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让农民实现生活富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外出打工的问题,有效缩短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让农民在家工作的收入和外出务工的收入一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富裕的问题,从而为全民实现小康生活,共同奔向富裕的社会主义新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2021年乡村振兴项目包括哪些?补贴标准是什么样的?
1、乡村重大补贴项目(详见下表)
乡村重大补贴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补贴额度 |
1 |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 | 国家级 1-3 亿元,省级 1000-5000 万元 |
2 | 农商互联项目 | 每省 2 亿元 |
3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 5000 万 |
4 | 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 一年 5000 万元,共三年 |
5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最高 5000 万 |
6 | 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 2000 万元以内 |
7 | 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 | 1000 万元 |
8 |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 2000-3000 万 |
9 | 绿色循环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 | 1800 万元 |
10 |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 | 最高每亩补助 1500万元 |
11 | 中药材生产扶持及药材基地项目 | 100-3000 万元 |
12 |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项目 | 50-1000 万元 |
13 | “特色小镇”工程申报项目 | 500-2000 万元 |
14 |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 1000-1500 万元 |
15 |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农作物种子、畜禽良种)项目 | 800-1500 万元 |

2、观光采摘休闲农业类
(1)申请范围
山林地的林果业及观光农业的承包
(2)申请补贴包括哪些?
造林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水利补贴、道路建设补贴等。
(3)补贴项目和金额
(4)补贴项目及补贴额度(详见下表)
观光采摘休闲农业类项目及补贴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补贴金额 | 主管机构 |
1 | 农业综合开发园艺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 约200万元 | 农业局 |
2 | 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 | 约150万~300万 | 林业局 |
3 | 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项目 | 50万~100万 | 农业农村部 |
4 | 水果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 | 25万~100万 | 农业局 |
5 | 高产创建项目 | 50万~100万 | 农业局 |

3、科技示范园等观光与科普一体的休闲农业
包括科技示范园、物流商贸园等形式,既可以申报技术方面的扶持,也能申请农业方面的扶持。具体项目见下表
科技示范园等观光与科普一体的休闲农业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备注 |
1 | 发改委的冷链物流项目 | 既可以申报技术方面的扶持,也能申请农业方面的扶持 |
2 | 商贸流通重点支持项目 | |
3 |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 |
4 |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 |
5 |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
6 | 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 | |
7 |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 贴息贷款、一县一特和龙头企业带动项目 | |
8 | 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项目 | |
9 | 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 | |
10 | 供销社的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示范项目 |

4、所有休闲农业园区都有机会申请的补贴(详见下表)
所有休闲农业园区都有机会申请的补贴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管部门 | 备注 |
1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项目 | 农业和旅游部门 | |
2 | 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民创业项目 | 农业和旅游部门 | |
3 | 扶贫旅游项目 | 农业和旅游部门 |
5、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详见下表)
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管部门 | 备注 |
1 | 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
2 | 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
3 |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
4 | 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
5 | 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6、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具体详见下表。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管部门 | 备注 |
1 | 马铃薯贮藏窖产地初加工设施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
2 | 果蔬通风库产地初加工设施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
3 | 冷藏库产地初加工设施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
4 | 烘干房产地初加工设施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

7、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生产体系 | 财政厅农发办 | |
2 | 产业体系 | 财政厅农发办 | |
3 | 经营体系 | 财政厅农发办 | |
4 | 生态体系 | 财政厅农发办 | |
5 | 服务体系 | 财政厅农发办 | |
6 | 运行体系 | 财政厅农发办 |
8、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生物质成型燃料 | 发改委 | |
2 | 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场 | 发改委 |

9、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
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现代农业园区 | 农业农村部 | |
10、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技术创新的专利 | 科技部 | |

11、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扶持专业大户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
2 | 家庭农场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
3 | 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12、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项目申报
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项目申报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关于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项目 |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 |

13、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
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的科研开发及成果推广应用 | 经济贸易委员 | 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的乡村旅游项目 |
2 | 中药材种植养殖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 经济贸易委员 | |
3 | 大宗、紧缺品种的中药材基地建设 | 经济贸易委员 | |
4 | 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 | 经济贸易委员 | |
5 | 中药材仓储技术及改善中药材仓储设施 | 经济贸易委员 |
1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融合项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融合项目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产业融合 | 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
2 | 土地托管 | ||
3 | 有机肥和低残农药 | ||
4 | 农膜项目 |

15、“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资助申报
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资助申报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种养大户 | 中国农学会 | |
2 | 家庭农场主 | ||
3 | 科技示范户 | ||
4 | 农民合作社骨干 | ||
5 | 大学生村官 | ||
6 | 基层组织负责人 | ||
7 | 返乡创业者 |
16、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农副资源收贮 | 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
2 | 农副资源饲料化加工 | ||
3 | 种养结合农田消纳基地 | ||
4 |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 | ||
5 | 秸秆综合利用 | ||
6 | 其他符合的建设内容 |
1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农作物良种生产及加工基地 | 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
2 | 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 | ||
3 | 果茶育繁推一体化种苗基地试点 | ||
4 | 畜禽良种繁育项目 |
18、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示范项目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木本油料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
2 | 国家储备林 | ||
3 | 林下经济 | ||
4 | 区域特色经济林 |

19、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农业基础设施 | 财政部 | |
2 | 良种繁育 | ||
3 | 农业污染物防治 | ||
4 | 废弃物综合利用 | ||
5 | 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 | ||
6 | 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 | ||
7 | 农产品精深加工 |
20、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申报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申报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 | 农业部等五部委 | |
2 | 落实农业农村产业扶持政策 | ||
3 | 加强新政策创设 |

21、扶贫项目
扶贫项目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带动农民增收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 国家扶贫办 | |
22、农牧、畜牧业类
农牧、畜牧业类 | |||
序号 | 支持范围 | 申报部门 | 备注 |
1 | 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 | 国家扶贫办 | |
2 | 畜牧良种推广项目 | ||
3 | 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 | ||
4 | 生猪(牛羊)调查大县奖励项目 | ||
5 | 奶业振兴行动 |

综上所述,项目申报是综合性的,也许一些项目符合多种类别,可以联合申报,当然,项目申报的原则是真实可行,以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利于乡村的发展,造福乡村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