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商业计划书案例1000字,分析一份企业计划书1000字

Maxim integrated在2019年全球模拟芯片领域占据第7位,营收约18亿美元。去年被另一家巨头ADI公司以约200亿美元收购,今年将完成合并重组工作。最近看到马克西姆信在1983年成立时的商业计划书只有三页长,全文打印出来没有任何修饰,但是短小精悍。虽然近40年过去了,马克西姆的创始人大多已经去世,如今马克西姆的产品线也远超当年的规划,但半导体工商业的本质依旧不变,读来依然让人感慨深刻,很多具体做法至今也没有过时。翻译如下。黑色字体是来自原文,绿色字体是作者一些画蛇添足的评点。

商业计划书

愿景:成立一家主要从事数据采集产品的公司,需要筹集足够的风险资本,以实现两个目标:提供足够的启动资金,确保所有创始人拥有足够的股权。

目标:5年内成为数据采集产品的兴盛公司,采用CMOS技术和先进设计,使产品占据领先地位。

市场条件和机会:

基于集成电路的数据采集产品最早提出于1968年。今天,1983年,市场规模估计为10.4亿美元,1986年可增长到22亿美元。回顾过去,数据采集产品的毛利率(50%)和利润(20%)都是行业最高的,它们的发展速度与微处理器相当。

如今,争夺这个市场的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芯片技术有限、基于10年前双极工艺的小公司;一个是大公司,偏向数字芯片,但对数据采集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相关设计能力缺乏了解。专注于这项工作的公司可能会成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竞争力量。

如今,数据收集领域的主要公司有:

ADI公司(目前是模拟芯片行业的全球第二大公司)

Intersil (1960年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2017年被日本瑞萨收购)。

Datel/Intersil (Datel仅针对特殊市场,于2015年被村田收购)

伯尔布朗(一家非常成功的模拟芯片公司,2000年被德州仪器以76亿美元收购,相当于今天货币价值的1.5倍)

精密单片集成电路(PMI在早期的模拟河流和湖泊中也有一席之地,并于1990年被ADI公司收购)

Siliconix(主要是分立器件,后来与硅谷另一家大工厂Vishay合并)

Teledyne

r: #00D100;">(Teledyne至今仍然独立存在,在宇航,军工,工业自动化,航海,医疗等电子领域独树一帜)


National Semiconductor (竞争产品不多)(曾经业界重要模拟芯片公司,国内称为国半,2011年被德州仪器以65亿美元收购,其设计的许多芯片至今仍然在销售)


Motorola (竞争产品不多)(摩托罗拉曾经也有芯片业务,后来的发展读者很熟悉了)


Texas Instruments (竞争产品不多)(德州仪器本来的强项是数字芯片 - 我们中学时用的计算器还都是德州仪器的,属于其副产品。当然后来通过一系列兼并收购,反而成为模拟芯片世界第一)


计划:


本公司会是由工程技术主导的公司。富有经验和创新精神的电路设计师们(业界最强)会用集成电路技术和CAD(电脑辅助设计)工具来快速设计产品。


第一年设计团队会由7到8人组成,都拥有丰富的模拟CMOS设计经验。每个工程师起初会设计4颗“工业标准型“的产品,目前只有1到2家竞争者有此类产品。我们已经明确了30颗此类待开发的产品。这些产品对我们风险极低/销售额较高,市场已经成熟而不需要等待客户的开发周期。只需要打入15-20%的市场,就可以满足成立一年后的目标。(不忌讳说先做me too的产品,是很务实的做法)。


一年以后,重点要转向更先进的产品。然而,在成立三年之内,做同类替换的产品都会是公司销售额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1展示了每个工程师预计设计的电路,与其产品的累积销售额。


设计团队也拥有相当在模拟/数据采集CMOS器件库的领导经验,此种能力可以使我们提供半定制的产品,与数字的门阵列芯片类似。极少公司有类似能力。为战略客户,我们也能提供全定制的芯片,如果风险/回报比是比较可观的话。(这种做法,现在也相当流行)


公司开始不会投资昂贵的晶圆厂。我们的设计会在多种CMOS工艺上进行。在美国和远东地区的多家晶圆厂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晶圆产品。当我们的销售数字达到可以填满一家晶圆厂约80%产能时,届时我们会考虑投资自有的晶圆厂。(虽然美信是40年以前成立的,但是此种理念与现在的无晶圆厂设计公司何其相似)
芯片封装将与多家提供此种服务的公司合作。


CAD和MIS (管理信息系统)将大量使用以提高设计效率,以及提供生产控制和客户服务。


资源:


第一阶段5百万美元的投资将主要(>50%)投入新产品开发和工具上。完成第一阶段后,将宣布14颗新产品,以及29颗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产品。第二阶段5百万美元的投资将使公司得以在成立第二年的第4季度得以开始盈利,届时将宣布38颗新产品。


人员:


所有创始人都在集成电路行业刚开始时就已经入行。两位曾经是公司总裁,五位曾经有成功初创公司经验,包括AMD, Intersil, Siliconix, 和Intech. 所有设计工程师是世界上最有创新精神和效能的 - 都在各自领域是领头人物。更重要的是在模拟和混合信号CMOS芯片上所有的先驱都是本公司创始人。销售和市场团队都有大量的分销,区域销售和产品管理的经验。


(美信最主要的创始人Jack Gifford曾经跟随Jerry Sanders创立了AMD, 后因理念不合离开。然后又当上了Intersil的总裁,在Intersil卖给了GE以后- 当时是Jack Welch当政 - 觉得GE应该管不好半导体公司而离开,当时带走了大量intersil员工而开创了美信。不是因为这段资历,也很难拿到1983年的1千万美元投资。Jack Gifford的其他故事也是令人着迷,待后续再更)


表现:


表现目标是有效率的使用投资来开发多代新产品。在开始3年,预计在1千万美元投资中,将使用8.9百万美元在研发上。更多亮点是:


  1. 预计第6年销售额为8千8百万美元
  2. 第2年第4季度开始盈利
  3. 第4年第1季度净利达到17%
  4. 第2年会宣布38颗产品,第3年会宣布40颗产品

商业计划书到这里就完了,不需要现在这么花哨的PPT,但是该讲的也都讲到了。美信的创始人都是前Intersil的半导体业界老兵,能力极强。因为投资美信而大赚的某投资人后来承认说其实连商业计划书都没看过,就看简历和人就能投资了,这个道理其实今天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