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养鸵鸟销路好吗,鸵鸟养殖技术

林下养殖鸵鸟 闯出致富新路

袁波给鸵鸟喂杂草。

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潘晓梅。

夏天的下午,我来到西峰区先声乡茅寺村门口,爬上了那条狭窄的小路。在我已经缠绕的小径上,穿过一个隐蔽的山谷,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跃入眼帘。在森林里,一群巨大的鸵鸟抬起长长的脖子,东张西望,而其他的则是为了消遣而奔跑。

“鸵鸟身上全是宝物。它的皮革柔韧透气,是很好的皮革材料;羽毛可以作为羽绒服和装饰品;鸵鸟肉和蛋因为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很畅销……”33岁的袁波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宝贝”。

袁波,西峰区鲜生村人,原本从事铝门窗生意,在家小规模养殖土鸡。“近年来,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卖得很好,政府也很重视养殖业,所以考虑搞生态养殖。”因此,袁波到处寻找适合林下养殖的“宝地”。经过千辛万苦,去年6月,袁波和比自己小3岁的朋友钱永旭共同出资15万元,将茅寺村50亩林地流转,建起农场,并成立了庆阳崔翔源头种养户专业合作社,分两批引进鸡5000只,购买种兔40多只进行自繁。“兔子繁殖快,45天生一次,一窝有七八只,2个月后就可以放生,一只兔子能赚十几块钱。”去年底,两批鸡全部宰杀,养兔,总收入10多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袁波通过一个电视节目了解到人工饲养鸵鸟的好处是相当可观的,于是他和钱永旭讨论了尝试饲养鸵鸟的事情,他的想法得到了肯定。袁波迅速付诸行动,走访了陕西、河北等地的养殖场吸取教训,并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学习陕西鸵鸟养殖技术。今年4月,他们投资8万多元,从河北石家庄引进28只鸵鸟进行养殖。平日里,他们分工明确,照顾好这些“富贵鸟”。

“鸵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疫能力,不易生病,优于其他家畜,对食物要求低。苜蓿、树叶、杂草和麸皮都可以作为饲料。”袁波说,鸵鸟每天需要3公斤饲料和3公斤浓缩饲料。为了让鸵鸟肉质好、羽毛光滑、产蛋率高,合作社种植了20多亩苜蓿和玉米。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鸵鸟经过22个月的繁殖才开始下蛋,第一年能产50个左右,第三年开始每年能产80到100个。目前食用鸡蛋的市场价格在130元以上,鸵鸟的寿命长达70-80年,产蛋高峰期为15-20年。鸵鸟蛋可以孵化小鸵鸟,每次只能卖到600元以上。

“西北地区雨水较少,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非常适合鸵鸟生长。现在已经有2米多高了,才算成年。”袁波告诉记者,明年4、5月份将有10只鸵鸟进入产蛋期,第一年受精率较低。估计总共会孵化出200只小鸵鸟。

“我们和其他地方的屠宰场达成了合作协议,销售不成问题。下一步,合作社计划新建鸵鸟养殖基地,未来每年将生产的鸵鸟蛋用于孵化养殖,扩大养殖规模。”袁波自信地说,自从引进鸵鸟以来,人们纷纷来到养殖基地进行调查咨询。下一步,他们将结合国家扶贫政策,探索“合作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养殖,为农户提供种苗,回收商品鸵鸟,让更多村民参与鸵鸟养殖,共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