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确认识合同中各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认真抓好各个合同履约要素的控制和管理。
违法闯红灯、交罚款、接受教育、领证都是应该自觉遵守的法律程序。然而,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这只是无法接触到的人将要履行的法律责任。作为一名警察和执法人员,没收非法朋友的执照是公平执法的最低职责,但这样做的人肯定会被中国人视为不懂人情世故的傻子。帮朋友拿回驾照似乎更合理,符合中国人做人的原则。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很常见。超越法律,善用特权,藐视法律,善解人意,已经成为我们的思维习惯。这是我们刚开始参与国际项目合同管理时,难以适应国际惯例的主要原因。
例如,国际工程合同规定,所有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所有技术准备工作必须完成并经工程师批准后,才能按计划组织实施,这往往比工作本身更难。
我们中国人一直认为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和绝对的把握做好这些项目。在语言交流困难、国际法规和规范不熟悉的现状下,遵循程序需要很长时间。工程师不为所动。他反而写信告诉我:合同没有规定这些项目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工或组织,这只是证明你不是有经验的承包商,导致工期延误,完全是你的责任。现在我们是朋友,但我必须告诉你,除了按照规定的程序获得批准,没有其他出路。如果我同意开始这个项目,有人会要求我停止工作。做朋友只能帮助你尽快得到认可,从而减少更多的拖延。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必须回去。浪费了半天,一切又从头开始。
承包商的责任和义务在国际合同中有详细规定,但承包商的利益可以通过合同修改、索赔和争议仲裁来保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和工程师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承包商进行控制和管理,如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甚至所有参与者的基本人权。只要合同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承包商自身原因造成的任何违约,承包商永远不会被原谅。由于中国公司承接的国际工程项目大多在落后国家,资源保障程度极差,由于业主寻求投资,所有项目的工期都会尽早得到回报,非常紧张。因此,做好合同履约管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组织施工,如期实现合同履约目标,避免因工期延误而遭受巨额罚款的风险,应是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重点。
总之,国际工程合同本身就是一份法律文件,合同中的所有条款都是合同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和自觉履行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努力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