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古蔺观文镇 观文镇永安村

关文镇山与绿之间有一湾清水。这是目前古蔺县最大的水库,——官文水库。

“再下两次雨,水库可节约到1300多万平方米.目前,水库库容已达近700万平方米。”古蔺县官文镇重大项目办主任罗鼎华说起水库,他为自己浓重的谷林口音感到自豪。2009年成为水库工程建设一员,全程参与见证。

通过较短的水库建设时间表,2009年立项,2013年开工,2020年完成省市县三级验收,6月蓄水,9月正式蓄水。我们可以看到,官文水库不仅承载着“生命之水”,也是古蔺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实现乡村振兴大踏步前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冠水库全景。李友天宇照片

2

极度缺水,世代期盼骨干水利工程

年5月13日,记者在观文镇开车。雨季,雨水是水库的“黄金”。

途中,罗定华告诉记者:由于前期降雨不足,水库目前蓄水量只有700万立方米,但完全可以满足蕉园、白坭、官文等镇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

“事实上,去年这三个镇有一万多人使用了水库的自来水,覆盖面达到100%。”一旁,复兴村五社社长曾庆林印象非常深刻:这水不容易!

观文水库附近的居民使用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李友天宇照片

这水,为什么这么难“来”?

由于海拔高,干旱缺水是关文镇的历史问题。此前,由于没有修建大型水库,该镇的饮用水源主要是分散的水井。在每年的干旱和枯水期,人们的正常饮用水极度匮乏,缺水高峰期灌溉更不安全,农业生产发展受阻。修建大中型水库,早已是村民世世代代的期盼。

缺水的那些年,曾庆林还记得:枯水期,村里隔十天就放一次水;有的村民到处挖地下水,地表淋出的水质极差.该村4000多名村民正遭受天气的折磨。

2013年11月,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传来:古蔺县第一座中型水库——官文水库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同时启动征地拆迁安置工作。

一库一水,生活发生大变化

观文水库水质清澈,周围的青山倒映其中,融为一景。

罗鼎华告诉记者,坝体高1094米,总库容1338万立方米。水库灌溉渠道由干渠、白坭干渠、蛟源干渠和11条支渠组成,全长32.24公里。航道覆盖官文镇、白坭镇、

="0">椒园镇、皇华镇4个乡镇8个村。


“当年大家知道要建水库的时候,四处奔走相告……”曾庆林说,沿途村民们非常配合,2个月便全部完成相关征地工作。


8年时间里,一次次专题会,推动着项目方案一步步落细落实;一个个期盼眼神,推动着项目加工加点……水库早日建成,不仅关系着观文镇今后的发展,更事关无数观文人的福祉。


随着蓄水达到设计目标,观文水库完全保障了沿途乡镇场镇2.2万人、3.65万农村人口用水,6.86万头(只)牲畜用水。


令人可喜的是,水库建成还带来几个方面的突破:复兴村的产业园从无到有。去年,村上开办了1000多亩中药材产业园,4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月可挣1000-3000元不等的工资;随着水库环湖公路的建成,周边的绿化配套日趋完善,前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村上首次开起了村民农家乐。


这些变化,村民们之前“想都想不到”。


在永安村四社村民杨登成家里,她只需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作为一名迁移户,杨登成的生活也因为水库工程得到极大改善:去年搬进了两层楼房新居,水库环湖公路修到新家门口,出门十分便捷。


观文水库大坝周边的观光步行道。 李佑天羽 摄


人水相亲,生态振兴路越走越宽

水来了,景美了,如何推动观文山乡向绿色崛起的道路一步步前行?


观文镇镇长徐采介绍,近年来,观文镇下足精细化“绣花”功夫,扎实推进产业扶持、金融扶贫、转移就业、定点帮扶,全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特别是在产业方面,因为有了灌溉水源,观文镇立足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思路,通过“精‘点’、长‘线’、扩‘面’”的方式,围绕观文水库环线,观文、回龙、荒田三个片区的区位布局,逐步形成了以丫杈猪、肉牛、中药材、食用菌、稻田(藕田)养鱼和猕猴桃六个示范基地为主的产业格局,万亩青山因水会变得越来越绿。


目前,观文水库大坝周边2.75公里步行道以及3个观光亭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将以旅游+生态模式展示观文镇水库环线新面貌。


可以想象,通过这种生态辐射效应的推动,观文镇美丽乡村建设将得到不断突破,成为生态经济崛起的新引擎。


“人越来越多了,村里越来越热闹。”杨登成期盼着,家乡的这片青山秀水,能被更多人知晓。(泸州日报记者 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