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袁杰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发展力求新突破。
1月5日,采访在江苏镇江举行。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回答了本报(www.thepaper.cn)等媒体的提问。
放眼长三角,镇江似乎是一个面积小、人口相对较少的“小镇”。与此同时,夹在南京与苏州、无锡与常州之间的镇江,长期以来仍面临着“大宗”的尴尬:三个代管县级市中,西部的句容市更靠近南京,南部的丹阳更靠近常州,扬中是长江中的“岛城”。镇江主城区位于镇江最北端,地处河岸,缺少第一名。
如何打破游戏?该报指出,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门槛上,镇江正日益形成以城市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合力”。
在回答本报等媒体提问时,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十四五”期间,镇江八区县要形成一个整体,凝聚运行合力,“一起跑”。
对于长期被调侃为“大宗”的镇江来说,城市一体化发展的信号再次清晰。据该报此前报道,半年前,在2020年7月底召开的镇江市委全会上,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即在不断提升镇江中心城市首位的同时,“产业东翼”丰满,“创新西翼”助推,“飞升如凤凰”。
该报指出,与半年前相比,镇江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现已实现实质性推进。
比如启动官塘创新社区建设。地图显示,官塘地区位于镇江主城区东南部,处于多个市辖区的交汇处,长期以来一直是镇江城市发展的“洼地”。2020年下半年,镇江正式启动官塘创新社区规划建设。根据镇江市政府官网的报道,官塘片区被定义为镇江主城向南延伸,连接沪宁开发区的重点区域。同时,官塘创新社区被认为是着眼未来的战略考量,旨在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山水园林样板区。
主城的延伸,意味着镇江主城与区域长子丹阳的联动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丹阳市也在积极北联,融入镇江主城。
比如莲湖生态新区的开发建设。莲湖位于丹阳西北部,就像官塘湖一样。根据中共丹阳市委关于制定丹阳“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莲湖生态新区将是“镇丹一体化的空间支撑”。更让丹阳感到气愤的是,“支持丹阳发展建设莲湖新城”在去年12月底被写入镇江市委全会报告。
镇江主城区与GDP占镇江大城市近三分之一的丹阳市共同推进镇丹一体化,将形成镇江“中部协同发展区”的强大主体。
对于东西两翼,分别定义为“东翼产业协同发展区”和“西翼创新协同发展区”。东部集团在产业上与苏锡常合作发展,西部集团与创新型城市南京实现同频共振。
这样,镇江将从“左右捏”向“左右源”转变,逐渐凸显自身优势和特色,从而解决这座苏南城市长期存在的“小镇焦虑”。
事实上,在马明龙看来,镇江并不是一个“小镇”。正如他在去年底的镇江市委全会报告中所说,就历史文化坐标而言,镇江是一座“大城市”。
马明龙说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