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熊静商务高铁公示的路线,距离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不到2公里。虽然没有进入保护区红线,但衡水市针对当地发展要求,对该保护区的划定范围进行了修订和缩小。根据保护区的初始范围,应该在宗彝路西侧,可以查询信息。
衡水湖是候鸟的中转站。在必要的道路上这么近的地方设置高架高铁线路,必然会在噪声和电磁辐射的影响下影响鸟类迁徙路线的选择。如果只是想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在高铁上看到衡水湖的风景,或者放大城市框架,吸引人才和资金入驻衡水这个池子是没有用的。如果拓宽城市框架,建设成滨湖新区,岂不是更大?胶南新区不缺项目,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在改变。很多低密度的房子被批了,这么多单元被搬了,很难相信胶南新区不会发展。
2019年,邢台市将兴港搬迁至距离保护区不到10公里的新河县开发区。为了保护衡水湖的生态环境,我市政府强烈呼吁并抵制将兴港迁至蔚县。这也说明我们市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衡水市目前有石济铁路和京九石浦东铁路(途经市中心)。如果京九高铁再次经过城南侧,将衡水市、胶南新区、滨湖区待开发的城区分割为四部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各区的聚集,城市开发用地价值将大大降低。
此外,在大营建设的枣强南站,可以带动大营的发展,但对衡水市的发展影响不大,对附近的南宫、古城影响更有限,堪称李记站。
衡水市被费孝通先生称为金十字架。怎么能放弃这么方便的枢纽位置呢?目前衡水发展经济或接受北京产业转移项目,都是简单有效的。靠一个没有山的衡水湖,在三线城市旅游很难。而且,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旅游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像悬崖一样暴跌!因此,衡水北部的高新区需要一个与北京相连的便捷的高铁站,如果建在衡水北部,相对于城南将节省十分钟。不要低估这十分钟,让衡水成为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十环)
(1)建议在衡水北站北侧新建衡水高铁枢纽站房,将既有石济铁路和熊静商高铁同时并入高铁枢纽站房。出站后,线路将沿城市东北外环附近既有铁路线建设;熊静商务高铁主线从衡水北站西北方向与石基线成约40角(减少转弯半径对车速的影响)经过翡翠兰亭与天正四季花城之间,沿东外环向南转弯;从北站西侧石基客运专线改建,太原、石家庄至商丘的列车将通过联络线停靠新建的高铁枢纽站;北京至山东的列车经另一条联络线停靠在现北站城际高铁站房;相反,先进站会通过联络线交叉调整线路。
(2)利用既有北站房作为石基客运专线主线及部分京鲁跨线列车的停靠站;拟建设的衡水北站北站房作为后期石横仓城际、兴横城际、宝横城际共同使用的城际站房;不是北站,是北站的扩建。通过添加hi
、高铁枢纽综合体等,把分散的交通设施整合在一起,做大做强,将高铁新城建设地更加名副其实!(3)在枣强县城西北位置(枣强县城中华大街北侧,后期枣强中华大街可以与冀州湖滨大道衔接建设起来,目前地图上显示两条路差7.8公里),滨湖新区横三路南侧,选址建设新的衡水南站(枣强北站),并配套建设公共交通枢纽、振华大街滏东街纵一路一线的高架城市快速路,让高新区、河东新城、滨湖新区、冀州、枣强联系更加方便快捷、紧密,这样一来可以加速五区融合,提前枣强撤县划区计划;
(4)在石衡沧并未正式开工建设之前,需要通过咱们衡水市政府的资源整合,利用现有资金建设一个高标准的衡水北高铁枢纽,配套建设一个高规模的高铁新城,提高城市含金量和交通便利性,来吸引首都和天津的产业转移、人才转移,资金转移发展咱们衡水;提升建设新的衡水南站(枣强北)辅助发展衡水湖旅游,融合滨湖冀州枣强三区,尽早完成衡水一湖六区的远景规划,并且能够和现有的石济客专线以及后期的石衡沧、邢衡、保衡城际,共同把衡水市打造成一个米字型枢纽城市!
(既然在现规划的新建设一个南站,如那么广场、办公楼、配套的设施和设备,绿化等,包括工作人员都得配双份的,耗费的资金是双倍的,就衡水这个四五线规模的小城市,耗费那么多,为何不能在北站附近统一建设更大更具规模的呢,省出这些钱多修几条断头路,多建几个小学不好吗?)
综上所述,反对现有线路穿过滏南新区和滨湖新区,希望考虑生态环境的不可恢复性,改线建设,毕竟才第一次公示,还有机会,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