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在茂名化州市经营实业公司的三兄弟刘福,遇到了一位自称“人脉很广”、在网上经营海砂生意的“贵人”——李某龙。在刘福哥哥的信任下,李某龙以“人脉”为干股,加入实业公司担任总经理。
李某龙不负众望,不仅让实业公司赶上了海南海砂业务的大供应商,签下了几千万吨海砂的业务,还带来了可以注入几千万美元的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实业公司向供应商投入了2400多万元,却始终没有成功收到海砂等任何货物,生意一分钱都没赚到,负责收钱供货的大老板也始终看不到尾巴。
8月27日,知道情况不妙的刘福哥哥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贵人”李某龙诈骗。化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此案展开调查。
办案民警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调查,剥去了假,保留了真,一步步揭露了这个特大诈骗团伙的真面目,还原了精心设局,引诱受害人上当受骗的全过程。
截至10月18日,包括李某龙(男,25岁,茂名人)在内的6名涉案人员陆续落网。
犯罪嫌疑人李某龙被抓获。照片由警方提供
伪造商业文件。
“诚信经营”是被骗进骨灰盒的诱饵受害者
2018年12月,化州市建材代理案被害人刘福某甲在“江口砂石散货精英团”微信群里认识了一名叫李某龙的茂名男子。通过聊天,他发现李某龙有很多关于运输船舶和海砂供应的信息,双方开始联系。
很快,刘福莫家的两个客户通过李某龙的牵线从他介绍的供应商处购买了沙子,并先后支付了15万元和30万元两笔定金。虽然这两笔生意没能成功成交,但李某龙还是欣然以同样的方式退还了自己收到的两笔定金,并特意向刘福某家道歉。
生意不是友谊。李某龙的承诺让刘福莫家非常感动,他认为自己是诚实有关系的,可以继续合作。
同年12月22日,李某龙向刘福某家提供了现场1.4万吨海砂的情况,并附相关运输船舶装载证明材料。看到他的信心,刘福让他的一位姓黄的客户汇了两笔存款共计45万元到李某龙的账户上,双方约定12月24日凌晨在珠海发货。
第二天下午,李某龙主动告诉刘福某甲:“我们被骗了。45万元保证金汇到供砂方账户后,他关门跑路了。”
面对刘福的质疑,李某龙在收到定金后翻出了与车主的转账记录,表示自己也会承担客户的损失,并迅速要求朋友开奥迪车作为抵押。
当晚,李某龙带着歉意将刘福某佳带到了老家,拿出了房产证等资产证明,并承诺准备抵押集资赔偿客户。李某龙的父亲李某银等人也信誓旦旦地说:“就算你卖的是铁锅,也会弥补客户的损失。邻村的主人跑不掉,追回被骗的钱是迟早的事。”
编织“田童网”入行
为了尽快挽回刘福的损失,李某龙的家人纷纷建言献策。他父亲故意提到:“我有一个弟弟李某万,是一个公职的领导。他有很多人脉,认识很多做这些大生意的老板。”
于是,他们连夜拜访了这位名叫“李某万”的领导。
“我有个朋友叫吴,是某单位的指导员。他和朋友合伙在海南专门做海砂生意,可以无限量供应。”
李某万向他们支招。随后,通过“吴教”的介绍,他们和一个名叫“谢伟”的本地大老板搭上线。其后,李某隆不断展示一些通天的人脉关系。这一连串的举动,让刘付某佳从一开始的焦虑慌乱逐渐放下心来,认为是花钱买了一次教训,但李某隆还是值得信任和可靠的生意人。
今年春节期间,在李某隆提供的项目资源信息的诱惑下,刘付某佳和堂兄刘付某通等3个本家兄弟,决定和李某隆正式合作做生意。李某隆负责利用“人脉”关系找项目,不用出资,干股加入刘付兄弟出资注册的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做股东,并出任公司总经理。
●商业文书滔滔 “坐实”生意渠道
2月7日,李某隆就给公司带来了好消息,他代表公司与芜湖市某峰航运有限公司签下《船舶疏浚合作协议》,明确将在海南省东方市某所海域施工作业采砂一年,并供货给公司。
接着,海南某所海事局给公司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以及相应的《水路货物运单》《水路货物交接清单》《船舶载运货物清单》等商业文书,李某隆也一一办了下来。
刘付兄弟对这些文书材料没有任何核实,深信是李某隆“有本事”,给公司带来了广阔前景。
3月初,李某隆给刘付兄弟介绍了一名叫梁某的茂名籍老板。梁某提出要投资2000万元给实业公司,一起做生意。
随后,李某隆再给公司带来重大好消息:中铁某局广东分公司也要向他们订货。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双方签订《合作意向书》,达成了购买4500万吨海砂的合作协议。
有项目、有投资、有客户,加上一大堆白纸黑字盖着红印章的文书材料。这一切,给刘付兄弟吃下了一粒幸福的定心丸。
●虚构“老板”收款 分饰两角唱双簧
从今年2月起,按照李某隆的指示,刘付兄弟将一笔笔资金源源不断汇入供货商“谢伟”的银行账号,支付抽砂船订金、调运输船款及雇用工人等费用开销。
梁某也爽快践诺,通过朋友账户或李某隆经手,给实业公司注资。
据刘付兄弟反映,截至8月中旬,他们的实业公司先后向“谢伟”的个人账户或其指定的其他账户,共汇入300余笔资金,合计2400万余元,其中刘付兄弟投入的现金达350万余元。
半年多时间里,除了不停地转账汇款和收到李某隆发来的“客户及供货信息”,公司无任何盈利进账。刘付兄弟开始起了疑心,由于所有的钱都转给了“谢伟”,而这个“谢伟”他们始终无缘见到,每次会面,供货商代表都是那个自称“谢伟”大哥的男子。
神秘的“谢伟”到底是谁?8月26日,在刘付兄弟的强硬坚持下,李某隆终于把“谢伟”请到化州与大家见面。
在会面过程中,刘付兄弟发现“谢伟”反应很不正常,只是和大家握个手、点个头,没有多说一句话。更令人生疑的是,陪同一起过来的“谢伟”大哥不断打眼色,制止“谢伟”说话。这一切,加剧了刘付兄弟的怀疑。
次日早上,面对刘付兄弟的一再质问,“谢伟”大哥吐露,他真名叫李某生,是李某隆叫他来扮演这个角色的,他并不认识“谢伟”。“谢伟”则表示,其真名是关某梯,是一个名叫陈某蕊的男子叫其过来假冒的。
当日下午,接到刘付兄弟的报警后,化州公安机关依法将李某隆等人传唤回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直至警方侦查揭开骗局,原来大老板“谢伟”竟是李某隆虚构出来的人物。
戏精上身的李某隆一人分饰两角,在刘付兄弟面前唱起双簧。刘付兄弟公司汇入“谢伟”账号的资金,全部流到李某隆手中,他再将这些钱提取出来,交由扮演投资商的同伙梁某进行投资。
一招空手套白狼,实业公司先后投资的2400万余元,只不过是李某隆一伙拿着刘付兄弟掏出来350万余元的真金白银,不断循环生出来的一个数字。
●奔赴千里抓捕 “零口供”拿下骗子
10月15日傍晚,负责侦办此案的化州市公安局网监大队大队长陈观华和河西派出所副所长陈学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接到河西派出所送来的李某隆和‘谢伟’的相关信息后,立即进行甄别、调查。”陈观华说。通过仔细分析,发现李某隆和“谢伟”关联密切。“谢伟”所用的微信名,其相关背景资料显示正是李某隆所有。李某隆平日发给刘付兄弟他与“谢伟”日常对话等通联信息的截图,也是他自问自答完成的。因此,网监部门最终认定李某隆和“谢伟”是同一个人。
“接到网监大队传来的信息时,我刚好从海南回来,跑了当地的海事部门等单位,核实了李某隆当时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及相关船舶单证等资料,发现全是伪造的。”陈学辉说,“这些证据,给我们办案带来了重大突破。”
陈学辉坦言,该案由于涉案金额巨大,人物关系和资金流转错综复杂,加上落网的李某隆一伙大多有违法犯罪前科,每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狐狸”。嫌疑人一致声称:“我们与刘付兄弟合伙做生意,是投资出了问题,我们也亏了很多钱,这事纯属正常的经济纠纷,不是诈骗。”
陈学辉表示:“要他们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是很困难的事。所以,我打定主意,主攻证据收集和完善证据链。即使嫌疑人‘零口供’,我也一定要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
两下海南,奔湖南、跑安徽,辗转广州、深圳等地。10多天里,陈学辉和办案民警与时间赛跑,力争在法定时间内抓获全部嫌疑人。他们日夜兼程,开车跑了8000余公里,带回大堆证据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和相关船舶单证,是假的;芜湖市某峰航运有限公司与化州某实业公司签订的《船舶疏浚合作协议》,是假的;芜湖市某峰船运有限公司,是假的;中铁某局的文件,是假的;那个来自湖南的‘谢伟’账号,也有问题……”陈学辉说,“现在我们收集的材料,堆起来都有一尺多高。下阶段,这个案子肯定会有更大突破。”
10月1日,涉嫌诈骗的李某隆(男,25岁,2012年因犯开设赌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李某生(男,60岁,2000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梁某(男,49岁,均为茂名人)、关某梯(男,50岁)、陈某蕊(男,31岁)、张某成(男,24岁,均为阳江人)等6名嫌疑人,被执行逮捕。对漏网嫌疑人的抓捕,以及案件的进一步侦查工作,化州警方正在紧张进行中。
李某隆特大诈骗团伙诈骗流程图
第一步“诚信经营”为饵,事主被骗入瓮
▲晒诚信生意不成退还订金赢得事主信任
第二步编织“通天人脉”,干股入伙经营
▲晒关系展示通天人脉关系引诱事主上钩
第三步商业文书滔滔,“坐实”生意渠道
▲晒文书展示经商本领进一步获取事主信任
第四步虚构“老板”收款,分饰两角唱双簧
▲晒通联打消事主顾虑将事主投资收归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