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春节还没有结束,正月初一决定第三天开不开,因为什么时候上班,多少人上班,将决定餐厅备货多少,餐厅安排多少员工。毕竟春节假期属于全国的盛大节日,食品采购是个问题,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会回家过年,所以能否及时回来也是个问题,更何况疫情。腊月二十九,回家的时候从超市买了一小包口罩作为备用。我老板已经说了,每件涨价一元,不算太贵。一包才10块钱。我拿了一个。就在这两天之后,新闻联播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都在提倡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另外,口罩无论如何也买不到。村长已经关门了,所以我不让进出。现在信息传播得如此之快。
午餐模式确认:正月初二,最终决定正月初三(1月27日)如期上班。人事变动了。一些主管级别以上的人去工作,而不是整个小组工作。估计有800人左右,不是开放式餐厅,而是午餐模式。食堂管理员根据订单数量给他们分配了两家餐厅,因为第一天,因为特殊时期,无法确定到底有多少人实际上班,但通知已经发出。
膳食准备:
每户午餐储备400份,晚餐储备200份。要求:20元/份标准,包括水果和酸奶,11333.6万前全部打包放在米台;
分餐:
因为部门多,用大米销售台把每个部门分开;
用餐:
为了减少聚集,各部门派代表到餐厅取餐。到了餐厅指定的用餐地点,只需要说是哪个部门,核对签名数量,就可以直接带走。尽量少说话,尽量少聚集。如果人多的话,可以给部门加签名数,保证用餐。
实施:
就餐人员确定后,我会及时确认在济南的员工,先关注最近的地方。根据情况,我也鼓励外地的员工早点出来,怕上班后连村里都不放弃。老家西南到鲁北济南的高速公路长达290多公里,一路车很少。19年12月在济南刚买的,附鲁A牌照。因此,在高速公路出口明显看到戴口罩的警察,他们准备停车解释。因为听说很多地方不允许人们下高速,建议直接在高速入口返回,车就停了。警察测完体温后,直接挥了挥手就过去了。后来才知道是牌照问题。当时山东鲁A被放出来,其他城镇的证照估计都是走亲访友直接劝返(第二天第三天根据疫情情况,听说鲁A也需要测温,问是哪里来的,其他省份都劝返)。为了保证正常喂食,我第二天就顺利回来了
正月初二到济南后,直接去了餐厅。下午带着厨师和另外两个同事去取货,然后迅速准备好明天的饭盒,协调好各方面的材料,饭盒的组装标准,以及具体餐食的适宜性。第二天一大早,至少有15人到达哨所。按照工作量来看,基本上人手足够了。但是,需要确定装配线,如何用四个饭盒组装每个盒子,并细化分工。然后,早上到达的继续接收午餐的水果和酸奶杯非常忙碌。即使在冬天,穿长袖工装一点也不冷。
和计划一样,所有的午餐和材料都正常到位,11: 00全部打包放在指定地点。因为涉及到第一天,我特意安排了两位主管把他们分成两队,同时分发,并要求客人保持距离。我提前说了是哪个部门的,签完字就直接把所有的饭菜放在一起了。因为菜品、米饭、水果、酸奶是分开的,需要上菜的时候都集中在一起,拿回各部门自己分发。即便如此,中午还是有些混乱,因为第一天有些客人不知道去哪里拿,有些需要临时代餐,有些很匆忙,没有全部拿到。分发完毕后,对餐桌周边区域进行了消毒。我会见了厨师和主管,讨论如何优化流程,加快配送速度。疫情期间,减少聚集,快速撤离,一次准确拿取这些要求。我们制定细化了几个部门,每个团队负责,所有对应的材料都是按照每个部门来安排的。前面有单独的沟通询问签字,剩下的全部拿走放好。当他们都在一起时,员工疏散并通知客人检查并带走他们。这也是一个个拆解,一个个分解,效果稍微好一点。
疫情期间,刚开始上班,晚上加班很少。晚餐的饭盒数量又在减少,晚上基本不会出现混乱,很稳定;
园区有3000多人,但具体工作日期尚未确定。但是如何安排这更大数量的午餐,平均每个家庭1600多份午餐的奖金,从加工制造到组装,再到按部门分餐,一个上午才三个小时,真的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