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机会判断 创业机会成本越低

在增城,香港青年胡宝泉和澳门青年吴英芝成立了澳门青年创业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希望为粤港澳青年搭建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促进两地青年融合发展。他们也希望引进优质的港澳青年创新项目落户广州。他们呼吁增城农副产品,向澳门市场销售当地特产,并将澳门土特产带到内地。

广港——广州湾区人的追梦历程

80后运动员胡宝泉,来自广州增城石滩秋铺村。出生在水乡,他有很好的水感。小学的时候进入业余体校进行专业训练。“当时增城只有六七十个学生有资格参加选拔,最后我选了十个学生作为种子选手。我就是其中之一。”

1993年,胡宝泉通过广州市级比赛成为广州游泳队的一员,随后加入了更高水平的专业训练队。其间,胡宝泉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等冠军。

1997年,胡宝泉正式加入广东游泳队,期间代表广东参加全国青少年游泳赛事,获得50米蝶泳冠军和100米蝶泳亚军。然而,胡宝泉的目标并不止于此。他曾随队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得冠军。胡宝泉说:“当时大家都在为国家队的目标而努力。”

2000年,胡宝泉手部意外受伤,三次手术后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进行训练。痛苦带来的遗憾也让胡宝泉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

在漫长的两年康复期里,胡宝泉一边学习一边在游泳队做兼职助教。他选择复课,通过高水平运动员入学考试,进入广州体育学院,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曾在育才小学、广雅中学担任体育老师,主要负责游泳队的日常训练。

“长期做运动员,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当了老师后,办公室生活让他“坐不住”。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宝全了解了香港的人才计划,并尝试申请。“当时没想太多,想去别的城市看看,开阔一下眼界。”胡宝泉回忆说,过去申请比赛时,可以加分,提交申请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确认函,从此开始了香港生活。

凭借自己的游泳技术,胡宝全很快找到了一份游泳俱乐部教练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带着许多学生在香港当地的许多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有一些学生在香港国际游泳公开赛中获得第三名。

在香港,除了教书,胡宝泉还尝试创业。他创办了一家公司,为香港本地的文化体育机构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他发现香港的体育运作模式与内地有很大的不同,他可以作为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香港采用的俱乐部模式非常成熟。我可以搭建一个举办比赛的平台,组织港澳青年来内地交流,互相促进。”

我不喜欢在广州-澳门-广州的游戏公司工作

和胡宝泉一样,年轻的澳门增城人吴英芝从小学就随父母移居澳门。吴英芝在澳门的生活相当安逸,政府福利好,生活节奏慢。然而,她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安逸。熟悉增城的她,希望能“逐梦”找到自己。起初,她跟随民间组织的交流活动,多次回增城学习创业。

“澳门很多年轻人毕业后选择在游戏公司工作。他们的收入看起来很高,但竞争力很弱。一旦出现大规模裁员,第一批就会受到影响。”吴英志透露,疫情发生后,他接触了很多想在内地发展的港澳青年,并服用了ini

的焦点。“在港澳地区人工、租金成本都比内地高很多,以澳门为例,市区中心的写字楼租金一平米约500葡币,类似地段在广州每平米只需要100元左右。”


为了进一步推动三地青年融合发展,经过两年筹备,2021年年初,吴颖芝和胡宝权正式发起成立澳门青年创业中心。


该中心是在增城区委统战部指导下,由澳门增城同乡联谊会、大湾区(澳门)青年体育培训中心及澳门爱国爱乡企业家等共同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链接澳门、增城两地政府、企业,致力向澳门、香港及海外青年宣传、推荐广州,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在创新创业、实习就业、学习交流、生活融入等方面为港澳青年提供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支持“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等重点项目实施,促进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合作。胡宝权透露,借着平台成立的契机,联动广州本地的学校,共同策划组织赛事,目前项目正在审批阶段,之后将以赛会友,带领更多港澳青年来内地参与赛事活动,让港澳青年慢慢融入内地生活。


“家乡的荔枝就是甜!”疫情下把增城荔枝卖到澳门


在胡宝权和吴颖芝眼中“增城遍地是宝”,这里不仅适合港澳青年创业,而且物产丰富。2021年夏天,他们便为家乡荔枝销往澳门奔走街头巷尾,顺利帮助当地村民解决荔枝滞销难题。


吴颖芝介绍,2021年是荔枝丰收的大年,本该是销售旺季的六月,因为广州疫情防控的影响,部分荔枝出现滞销状态。


吴颖芝分享,增城当地的畲族村旅客大大减少,有些荔枝更是烂在树上。得知情况后,澳门增城同乡联谊会和中心在澳门开始大力宣传,希望以此解决畲族村的燃眉之急。


因为荔枝是鲜果,时效性很重要,荔枝需要当天采摘并当天送达澳门,困难很大,中心通过联合同乡会的成员,联系物流公司等相关工作,确保荔枝运输途中保鲜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及时跟进。


烈日下,身怀六甲的吴颖芝奔走在每个不同的物流点,为家乡的荔枝能送到澳门而努力,“由于澳门和内地的物流不同,澳门比较分散,且数量不大,需要一个个区域派送。”在澳门增城同乡联谊会协助下,最终在两周内采购了10000多斤荔枝。大部分以公益形式派送给当地的老人。


“家乡的荔枝就是甜!”顺利完成了销售工作后,吴颖芝在朋友圈里发出了感慨。


据了解,这并非吴颖芝和胡宝权第一次为家乡的农副产品打call,此前已成功将增城当地生产的酱料引入澳门大学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