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武汉海外人才离岸创新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

金华市招商局作为国内成立的第一个招商局,在吸引人才海外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图为金华市招商局成立于2013年3月7日。

校友的人才引进成为武汉、南京、杭州等地的一大亮点。除了国内名校毕业生,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成为校友人才引进的重点。图为2017年10月31日“百万校友携智力资源重返武汉理工大学”活动现场。

各地争抢行业顶尖人才

二三线城市更为积极

北京和上海人才济济。对引进人才的质量要求更高,涉及的行业也更广。比如一线城市的各种招聘信息中,往往有区长助理、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重点创新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团队负责人等岗位。二线城市对顶尖人才的需求没有“空缺”,但态度越来越积极甚至迫切。杭州、南京、Xi安等地对“高层次海外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颇具吸引力,如一案一议、一人一策、一人设岗等。雄安新区、南京不封顶高层次海外人才补贴;杭州、成都、沈阳等城市的人才补贴高达1亿元。

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或沿海城市,对高层次海外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存在差异。在招聘人才的广告中,青岛提出特别欢迎诺贝尔奖等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中外发达国家院士、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加入我们的行列。山东省寿光市是一个县级市,其人才引进政策在青岛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泰山学者,这些都很受欢迎;甚至国际知名大学、国际组织、国际企业的负责人也在吸引人才的对象之列。

目前各地竞相拔尖人才的现象,不可避免地让那些被“抢”的人感到困惑。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苏州正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震刚刚从美国硅谷回国。面对到处都是人才大战的现象,他的问题是:“千人计划”的人那么多,一、二、三、四线城市都在抢。与大城市相比,县级城市有哪些优势?

双创人才也受青睐

补贴千万几成“标配”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被称为“双创人才”。

一些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在引进高科技、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同时,对创新创业人才情有独钟。在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创业团队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创业个人最高可享受100万元扶持;同时,入选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的海归可享受最高补贴标准。镇江市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人才需求多,如“镇江赵志2025”、高技能领军人才、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入选人才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补贴。对于国内外先进创新研究团队,东莞市将一次性给予500万至1000万元创业投资,并根据情况一次性给予不高于项目资助的奖励资金。针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东莞市还给予100万至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两年后根据情况给予100万至300万元创新创业奖励。各地对双创人才的火热需求,符合国家双创战略,也是针对当下留学生回国的热潮。这为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新常态”发展提供了机遇。

校地合作有成效

中西部城市成亮点

在中西部城市中,“光明

针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技术,都有具体的资助指标。郑州市的人才引进标准,针对的是海外知名高校硕士及以上人士。西安市的海外人才最高可获得60万元年薪补贴。宁夏对于引进的海外人才最高奖励可达50万元。相比较而言,新疆、西藏等地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小。即便如此,新疆也提供了500多个岗位,最高待遇也是年薪百万元。


在中西部城市中,武汉市的“校友招才”比较有特色,南京市和杭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三名工程”(名校名院名所)是杭州市引才的一张名片。北京理工大学人事处负责人认为,校地合作引才拥有广阔的空间,北理工将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海外引才的难点


财力和政策落实是关键


欣喜之余,仍有难点。引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公共服务工程。面对人才流动,既要强调人才自身应该具有踏实、合作的基本素养,也要明白:只靠资金支撑,不能保证双方合作的长期性。城市环境、人际交往、文化融入等诸多要素,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各地招聘高层次海外人才时,首先是要招到人。这时候的难题是“僧多粥少”,竞争激烈。除了大城市,中西部地区的财力能否保证长期的支撑?引才政策的内容能否落实并保证延续性?这明显又成为后续合作的“痛点”。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服务水平还存在较大缺口,又成为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时的另一个“痛点”。很多城市发布了对外招才公告,但是存在着沟通渠道不通畅的问题。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几个发布引才广告的地方单位,有的联系不上,还有一些回复含糊。这给潜在的合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针对这些招才方面存在的“痛点”,各地也都在着力寻找解决办法。西安市国际港务区负责人表示,他们最缺的反而是具有一定服务水准的本土人才。因为西安市国际港务区主要是针对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国家,进行电子商务的输出和人文的交流。要做好服务,就必须在引进和培养懂得相关国际区域交往的本土人才上下足功夫。


链接


引才不只引海归


国内引才大战持续升级。2018年4月24日,珠海市正式实施“珠海英才计划”,预计5年内“砸”下67亿元引进人才。被评定的一、二、三类人才,可享受以与政府各占50%的方式申购珠海市共有产权房的优惠政策。对于珠海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急需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获得1亿元的资助。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对海归人才和国内本土人才均适用。这也意味着海归人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邓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