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联社(上海,记者 王可)讯,新股保持不败,新的神话似乎正在加速终结。
10月28日,厦门银行股票开盘20分钟后下跌。不仅如此,厦门银行昨日上市首日开盘,成为继京沪高铁、北苑集团之后,今年上市首日开盘的第三只股票。这种极端趋势也是城商行股票的第一种情况。
9月以来,新股开盘速度明显加快,IPO首日或次日开盘的股票共有15只。次新股方面,近两个月,天河、威视电子、中天火箭三只次新股经历了先跌停后跌停的“天灯地板”行情。此外,9月以来上市的新股中,有8只新股破发。
然而,当市场用脚投票时,许多新股却受到市场追捧。万泰生物、李昂伟、斯达半导等多只股票上市后,仍有20多只“一字板”。从行业分布来看,40只“一板”达到或超过10只的新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
凯斯基金投资总监倪飞认为,当前a股市场分化主要有五个原因:一是注册制的实施导致新股供给持续增加;二是交易系统跌宕起伏的放松,趋势交易失败;三是新股定价方面,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正在逐步向成熟的海外市场看齐;第四,随着新股的赚钱效应降低,中小投资者的投机热情正在消退;第五,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这种差异化市场的出现是a股国际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
新股的赚钱效应明显减弱,只有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现象,才意味着变化真正到来。
新股开板速度加快
10月27日,厦门银行正式a股上市,是年内首家a股上市银行,也是福建省首家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开盘涨停持续半小时后,厦门银行开盘跌停,尾盘股价上涨,最终收于9.41元。10月28日,厦门银行开盘即大幅下跌,在上午9:50点左右下跌,一直持续到收盘。厦门银行发行价6.71元,以28日收盘价8.47元计算。目前第一次签约只赚1760元。
厦门银行成为首家上市首日开板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今年上市首日第三家开板跌停的股票。前两个是京沪高铁和北苑集团。
(9月以来,15只股票在首发上市首日或次日开板;数据来源:Wind)
根据Wind数据,剔除注册股后,今年上市以来58只新股的日涨停时间已不足5天,占比37%。其中,有27天,每日限额小于3天;日限不足一天的有22家,9月份以来上市的有15家。近日三只次新股出现天地板
次新股方面,近两个月来,天河、威视电子、中天火箭三只次新股均遭遇开板情况,即“天空楼”。
中天火箭主要从事小型固体火箭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股票9月25日上市后,股价连续上涨17个一字涨停。在当天上市的新股中,中天火箭的连板数量最多。
10月28日上午,交易数据显示,中天火箭继续以日涨停价开盘,但9时31分51秒,中天火箭被2000多批次订单砸到日涨停,形成了当天“天空楼”的极端走势。
截至收盘,中天火箭股价仍处于收盘下跌状态。从量价分布来看,中天火箭全天卖出97978手,早盘日涨停总价
计成交47463手,占比48.4%,根据77.02元的收盘价计算,近半数的成交筹码浮亏18.19%。天禾股份主营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并提供专业农技服务,公司股票9月3日上市后收获连续6个涨停。9月11日,天禾股份开板当天盘中股价遭遇“天地板”走势。截至目前,天禾股份最新价已较当初开板价回撤约32%。

伟时电子主营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公司股票9月28日上市后收获连续3个涨停。10月9日,伟时电子开板当天盘中股价同样遭遇“天地板”走势。截至目前,伟时电子最新价较当初开板价回撤约24%。

新股市场分化明显
根据Choice数据,截止10月28日,A股共有315只新股上市交易。天量供应下,2020年的新股市场明显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除上述新股开板加快,近期次新股频现“天地板”行情外,新股破发现象也明显增多;另一方面,多只新股挂牌后连续上涨,个别股票一字板天数达20天或以上。
科创板、注册制创业板、沪深主板破发案例多集中于2020年下半年。其中,科创板上市新股中,凯赛生物8月12日上市,3个交易日后破发;瑞联新材9月2日上市,5个交易日后破发。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上市企业中,锋尚文化在9月9日即破发,美畅股份则紧随其后于9月10日宣告破发。沪深主板上市企业中,8月21日上市的时空科技,于9月10日破发。9月1日上市的新亚强,在上市第三天开始跌停,第八个交易日破发。9月30日,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24日上市的福然德、9月25日上市的中谷物流双双破发。
另一方面,以万泰生物、立昂微、斯达半导、首都在线、康华生物为代表的新股表现强势,挂牌后连续一字板天数达20天或以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剔除注册制个股后,40只新股上市后一字涨停板天数达10天或以上,占比约25%;11股一字涨停板天数达15天或以上。

(2020年A股11只股票上市后收获15个以上涨停板;数据来源:Wind)
从行业分布来看,40只“一字板”天数达10天或以上的新股主要集中于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其中,“一字板”天数居前三的个股万泰生物、立昂微、斯达半导均属于这两大行业。
创业板IPO放缓
10月27日,据外媒报道,监管部门与部分券商沟通,要求放缓创业板新股IPO递交申请速度,希望企业在2020年年报准备完整后一并提交。报道称,注册制后,企业申请数量超过深交所处理能力,已经超负荷工作,已经进入程序的企业新股,不影响审核进程。
华北一位投行人士称,之前有了解到监管部门提议受理降速,但现在完成材料申报的项目仍可继续申请。另一位华南投行人士则对财联社记者称,创业板注册制的注册和发行速度有所下降。
记者梳理创业板注册制的审核情况发现,以周为统计,自6月22日起,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已历经14周。注册制审核进入第七周后(即8月中旬),受理企业数量开始出现个位数,仅有第十一周和第十三周回升至两位数受理。至今共有6周受理企业数量在个位数。

(按周计算的创业板受理企业数量;数据来源:Choice)
从拿批文速度来看,创业板企业在8月中旬已经有所放缓,目前共有48家企业(含已上市)拿到批文。从创业板注册制企业上市情况来看,9月下旬后速度也出现下降。
咨询机构德勤中国展望四季度新股的市场前景时表示,预计今年新股发行总量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科创板及创业板新股发行数量会大幅上升,中小规模的制造和科技行业会在发行数量上处于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