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低价股、亏损股在创业板的炒作,超出了监管部门和一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创业板的成交量连续超过沪市主板和高换手率,也引起了很多人对疯狂炒作的担忧和怀疑。
以最明显的猜测天山生物为例。短短12个交易日,其股价已上涨近5倍,从不到炒中的6元涨到最新收盘价34.66元。对于一家连年亏损、没有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来说,这样的股价表现严重脱离基本面。
而且在此期间,天山生物连续数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声称公司基本面没有实质性变化,暗示存在诸多风险。深交所也发布了盘后数据,显示天山生物在8月24日至9月3日期间被自然人买入,占比97.01%。然而,接连不断的投资者忽略了这一点,仍然喜欢这个明显危险的游戏。股价也连续涨跌20%,直到9月8日,他们决定停牌求证。但其他低价股、绩差股的炒作并没有停止,创业板的成交量始终高于沪市。
在注册制等市场化制度的初期,投机倒把、示范效应差等不良风气对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监管部门此时采取行动是正当的。
但a股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行政干预可以暂时缓解,但不是长久之计。过度的行政干预往往适得其反。证监会在今年7月31日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践行“不干预”理念,构建良好的资本市场可预测机制。减少监管,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坚持规章制度,保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
换句话说,面对改革带来的预期偏差,我们应该坚持用市场化的改革方法,而不是回到行政干预的老路。
创业板之所以突然出现爆炒,主要是因为涨跌幅度放宽到20%的交易制度,使得创业板存在机构红利溢价。我们要知道,a股市场一直都有一群所谓的“打板人”,他们热衷于追逐各种日限概念股,享受热钱。在a股涨跌10%,创业板放宽到20%之后,热钱和“板球员”开始把筹码集中在创业板,因为这些人有一夜暴富的心理,不怕风险。吸引他们的是比10%快一倍的20%的增长。然后,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加入。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将20%的涨跌幅扩大到整个a股市场,让创业板制度的红利溢价消失。正常情况下,以中小股为主的创业板股票的波动大于蓝筹股较多的沪深主板。如果小盘股可以放松涨跌,那么大盘股更应该如此。从港股没有大起大落的经验来看,小盘股偶尔也会涨跌,但这种现象在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大盘股中很少出现。
除了全面放宽整个a股市场的涨跌之外,T 0等交易系统也要逐步恢复。日前,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改革要努力实现七大转变。蓝筹股板块大、估值稳定、波动小、抗操纵能力强,率先试点风险可控的T 0交易。近年来,新股改革多次重复,但新股不败、创新炒作热情不减的原因之一,是T 1制让上市第一天的筹码太小,容易被炒。数字式录音带(digital audio tape)DOS文件名数据文件
应该说,a股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期间或多或少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创业板上的炒作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种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用市场化的方法,推广和增加更多的市场化交易制度,防止某一个板块出现机构溢价,最终通过实施全面的市场化制度,使a股走向成熟市场。以保护投资者为名的行政干预“照顾”并不能使投资者和a股市场走向成熟,这一点从过去20年的经验来看是非常清楚的。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仍然期待春天,a股市场化改革由来已久。但是,只要方向坚定,a股市场就会成熟。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