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商业地产策划咨询公司 广州商业计划书策划公司

广州印发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五年内广州将供应131万套城镇住房

文/羊城晚报记者孙一曼

未来五年,广州将建成供应31万套——套城市住房。其中,今年供应单位数量最高,达到29.8万个。随后三年,住房供应速度放缓,2024年供应24.5万套,2025年增加到25万套。

203354在土地供应方面,广州未来将计划分租住房用地,逐步提高政策性住房用地在住房用地中的比重,争取不低于20%。

2024-2025年,广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力争达到36平方米,比2020年(34.61平方米)提高1.39平方米。

这三个数字是广州在“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也是羊城未来住房的蓝图。

8月18日,广州市住建局发布《广州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表示广州将坚持住租购并举,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今后力争实现83个城中村改造,完成安置房建设。

住房供应:今年筹建商品房12万套

“美丽、宜居、活泼”——“十四五”期间,广州住房发展将以此为愿景,力争建成供应城市住房131万套,努力满足和解决300万人的住房问题。其中,新建商品房供应力争总量达到65万套;建成公共租赁住房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60万套,产权住房3万套。即政策性住房与商业性住房的比例基本为1,333,601。

为什么政策性住房如此重要?对此,广州市住建局表示,为更好地帮助新市民、青年缓解住房困难,广州将加快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多样化住房保障需求。

那么总体来看,131万套城市住房该如何拆除?今年,供应单位数量最高,达到29.8万个。随后三年,住房供应速度放缓,2024年为24.5万套,2025年为25万套。

根据年度计划,今年住房供应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为主,广州将一次建成17万套,占今年住房计划(29.8万套)的57%,占五年计划(60万套)的28%。

商品房力求稳步推进:今年建成商品房12万套,之后每年增加5000套,即2022年12.5万套,2023年13万套,最终达到商品房总量65万套。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的整体成交量较小。除2023年规划的1万套公租房外,其余年度计划为几千套。

老城更新:三年内基本完成83条城中村回迁房建设

整治是广州优化住房供给、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抓手。

003010指出,广州将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城市更新三年实施方案中83个村的安置房建设,并启动全市剩余100个村的安置房建设,力争新增棚户区改造2万套。

事实上,这83个城中村去年就已经浮出水面。

根据2020年发布的《规划》号文,广州将在三年内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83个城中村改造,所有城中村均在1公里范围内建设或规划地铁站,实现“村村通地铁”。

在这些城中村的改造中,广州人心目中的“老西关”荔湾区是改造的重点。该区20个村中,有19个村被纳入三年实施计划,数量最多,比例最大。

此外,

"1165888" qid="6542088489607910669" mention-index="0">黄埔区(18条)、番禺区(11条)、天河区(10条)纳入三年改造计划的城中村也均为两位数。其中,天河区的10条城中村中,备受关注的潭村冼村、员村也位列其中。


民生热点


严格执行月供不超过收入的50%


在住房金融政策方面,广州市依然要求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来源,执行借款人月供收入比不超过50%的政策要求。


《规划》指出,广州将加强市场交易管理,对市场秩序保持严查高压态势。将以项目为单位,动态监测商品住房建设进度,实时掌握商品住房供应、销售、库存等情况。同时,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加强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价格、现房销售价格的指导,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的检查指导力度。


在穗工作港澳人才享内地居民同等住房待遇


“十四五”期间,广州将加强与港澳住房协作,加大港澳青年人才住房支持。


如何推进?《规划》指出,要深入推进在广州市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住房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提高港澳青年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并提出“贯彻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在广州市购房政策”。同时推进人才公寓等政策性住房面向港澳青年人才供应。


这也意味着,在广州工作的港澳同胞们的在穗安居梦又清晰了一些。


全面布局:


未来11区新增住房在这里


●越秀区:新增住房主要通过城市更新供应


重点推进城市更新,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增加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的供应。


新增住房主要通过城市更新供应,主要布局在登峰村、西坑村和瑶台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荔湾区:重点推进广钢新城等住宅用地收储、供应


重点推进广钢新城、白鹅潭商务区的住宅用地收储和供应。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白鹅潭地区,重点集中在茶滘、东漖、海南村、沙河村和西郊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海珠区:加快推动13条城中村改造


重点推进赤沙村沥滘村、石溪村、凤和村等13条城中村改造,增加住房供应。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赤沙村、沥滘村、石溪村和凤和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天河区:大力筹建政策性住房


把存量开发作为政策性住房的主要供应手段,在城中村改造中筹建政策性住房;引导政策性住房用地与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等产业片区进行协同规划布局。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天河智慧城和天河智谷片区,以及冼村、新塘、新合、员村、吉山、棠下和车陂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白云区:新增住房主要在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加快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设计之都、白云新城、民科园四大发展平台建设;加快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钟落潭美丽健康产业园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导入。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设计之都、白云新城、民科园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以及陈田村田心村、小坪村和江夏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南沙区:探索建设国际化社区


有序推进金洲村等城中村改造,加大政策性住房供给;加强轨道站点周边住房综合开发;探索建设国际化社区。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横沥岛尖明珠湾片区、珠江街粤港深度合作园和南沙街南沙湾片区,以及金洲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黄埔区: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优化政策性住房空间布局;加强对采取“以租代售”“高收低出”“长收短付”等经营模式的住房租赁企业(机构)的监管。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广州科学城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以及横沙村、文冲村、沙步村、茅岗村、笔岗村、火村村和刘村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番禺区:稳定商品住房供应


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优化住房保障制度;通过配建、回购等方式筹集政策性住房。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以及福涌村、里仁洞村、沙溪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花都区:完善产业平台住房配套


通过产业园区配建、商品住房项目配建等方式加大政策性住房的供给,满足户籍住房保障家庭、高新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的住房需求。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融创文旅城板块、花都湖生态圈板块,以及横潭村、三东村、田美村、杨一村等城中村改造区域。


●增城区:新增住房主要位于荔城、新塘


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多渠道筹建和供应政策性住房。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荔城和新塘区域。


●从化区:增加地铁14号线站点周边住宅用地出让


大力优化住宅用地供应结构,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增加从化城区及地铁14号线站点周边住宅用地出让;有序推进租赁住房供应,落实“租购同权”政策,加强租赁工作平台管理。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街口街、城郊街、江埔街等从化区中心区域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空港经济区:推动产城融合


积极配合临空经济商业圈、跨境电商枢纽港和飞机维修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商品住房和园区配套租赁住房供应,推动产城融合。


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镜湖大道东侧和人和镇方石村江人三路南侧。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