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淘个个充值卡 淘个个创业

来源:经济日报

2019年以来,按照工业、农业、文化旅游等类别,湖南共评选出50个省级特色镇,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小而美、特色强、功能全、体系活而新的特色镇。经济日报记者从3月底开始走访三湘,考察湖南特色产业小镇的亮点和成果。

工业小镇闯出大产业

新安工业镇的石头上可以种花,临湘工业镇的“浮标”飘出海面.湖南特色产业镇发展大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注入新动能。

据湖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特色产业镇的产业规模、集聚水平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2020年,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上下游及周边同类企业加速集聚,规模以上特色企业增长12%。

湖南首批10个特色产业镇生态生活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取得重大进展。龙头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共享制造”、在线服务等新业态涌现。小城镇管理服务质量和生活便利性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技术人员返乡。

成长中的特色小镇已成为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在嘉禾县唐村朱静镇,铁制品日交易量达数百万元,生产的钢锄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嘉禾的一块铁“锻造”了一块金字招牌;新的一张纸也“印”出了“中国印刷之都”的美誉。该县阳西镇已建成集设备再造、耗材生产、技术开发、终端网络覆盖为一体的大型产业。新华印刷占据国内印刷市场70%以上;邵东县茶桥五金镇,产品60%以上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钳子、扳手等产品占据全国市场54%。临湘浮标镇特产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浏阳大姚花炮镇的烟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2020年,湖南新增特色产业镇5个,共15个。

农业小镇引领“绿富美”

2019年,湖南公布首批10个特色农业名镇。两年来,10个特色农业镇立足特色发展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邵东市莲桥镇扶持15个农民合作社,新扩建中药材基地8000亩,镇内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6万亩。邵东玉竹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玉竹、玄参、射干的生产和销售占全国总量的80%。小城镇产业链产值增速达到33.3%。去年,湖南10个农业特色镇特色产业税收达3.7亿元。其中,安化红茶镇、浏阳华牧镇、湘潭湘莲镇、鄢陵黄桃镇、莲桥中药镇、常宁油茶镇、汝城花椒镇均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湖南特色农业小镇弥补了“一个接一个”的不足,延伸了农业价值链。安化红茶开发颗粒、薄片、速溶茶等系列时尚饮品,红茶小镇特色产业税收达1.6亿元。浏阳市白家镇的农民建起了中国分布最广的罗汉松、红花桉树、樟脑、桂花和银杏

销售地,形成了从双源村至仙湖村10公里长的“新花木景观长廊”。长廊设立智慧苗木会展、设施栽培观光等项目,建设起园艺文化创意带。


据农业部门调研,湖南10个农业特色小镇均健全了联农带农机制,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建立农民入股参股、合理分享收益的长效机制。过去一年,首批农业特色小镇吸纳就业人数逾21万人,农业特色小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0%以上。


文旅小镇有诗有远方


2019年和2020年,湖南省先后遴选了20家特色文旅小镇。文旅小镇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20家特色文旅小镇个个有文化、个个有故事、个个有美景、个个有美食。在小镇遴选之初省里就明确了其必须具备的“六有”条件,即文化内涵有特色、品牌影响有效应、文旅融合有深度、产业发展有规模、服务建设有体系、管理机制有创新。湖南的20家特色文旅小镇或聚焦红色文化,或彰显民族风情,或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发展,特色文旅小镇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2019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从用地保障、融资支持、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力,出台15条政策。文旅小镇所在的各市、县也纷纷推出扶持政策。长沙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田汉艺术小镇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湖南典范、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建设目标和“田汉文化活起来、产业项目立起来、田汉品牌响起来、艺术小镇美起来”的建设思路。洪江区古商城小镇共实施文旅类重点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


去年,湖南特色文旅小镇文化旅游总收入等各项指标均实现上涨。收入166.651亿元,同比增长2.8%;税收97801万元,同比增长0.5%;吸纳就业人数167940人,同比增长0.4%;游客人均消费水平448.5元,同比增长8.5%。


“特色”“专业”是小镇之魂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南的特色产业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它是一个3平方公里左右范围内具有鲜明产业特色、浓厚人文气息、优美生活环境,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的发展空间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小镇是湖南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乡融合的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促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目前,湖南省政府正式授牌特色小镇50个。


特色产业小镇已成为湖南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这些产业小镇都有传统的特色产业,拥有较为深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过去主要以粗放型、自发性发展为主,存在着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等问题。特色产业小镇以其“小而美”“小而精”的设计理念,“特色”和“专业”的产业小镇发展导向,较好地避免了土地利用率低、区域集聚效应差、配套不平衡等问题,有效地实现了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形成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特色产业小镇已成为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业兴,则县域兴。特色产业小镇凭借新而活的体制机制,相对较低的土地、住房、劳动力成本,使创业者、社会资本、孵化器等生产要素自由组合,从而充分激发新经济发展活力,打造特色产业“单打冠军”,占领细分市场。特色产业小镇与园区各有侧重、互为补充、齐头并进,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特色产业小镇已成为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特色产业小镇大多存在于城市的郊区或产业园区中,以其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优势,把企业、创业人员、本地居民集聚在一起,实现公共服务共享,为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等提供新空间,是打通城乡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麟 谢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