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体育创业计划书范文 体育培训创业计划书

素有“最快副教授”之称的苏,又有了新的动向。近日,暨南大学公布了2022年研究生招生目录。苏作为导师出现在暨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与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的名单中,每个专业招收9名学生。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学院采取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苏一名研究生顺利毕业。

至于苏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彭国雄透露,以苏目前良好的身体状态和他说的“他没有极限”,估计他下半年还会活跃在全运会甚至明年的亚运会上。“苏还能跑。从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可以看出,这不是技术和能力的问题,而是体能储备的问题。未来,该团队可能会专注于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科学指导。”

不仅仅是苏,现在我国职业运动员的发展和训练越来越注重文化水平和竞技成绩之间的平衡。尤其是随着学历的逐渐提高,职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选择更多,其中进入大学,为学生开设教学课程日益成为奥运运动员的新起点。

奥运健将进入高校任教

东京奥运会闭幕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一门课程在网上流传。根据课程安排,郎平将是学校的主讲老师,教授排球(运动控制和专业发展)。对此,郎平在近期接受采访时回应称“目前没有具体计划”。

事实上,郎平是在2008年被聘为名誉教授的。2015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成立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郎平任中心主任。郎平曾说:“在体育方面,尤其是青少年方面,包括体教结合方面,我愿意和很多同事或者教育部、高校等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也会对我国的群众体育做一些研究和贡献。”

前中国体操和奥运会冠军陈和前中国体操和奥运会冠军何可欣也在北师大任教。陈现任体育学院副研究员,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运动与减脂塑形》。2019年,何可欣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啦啦操》 《女子形体》等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趁着暑假的空档,何可欣还担任了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队的最终解说员。

近年来,中山大学通过专项人才招聘,引进4名奥运冠军——名奥运跆拳道冠军

02713332585731" mention-index="0">罗微、奥运会羽毛球冠军张洁雯、奥运会游泳冠军焦刘洋和奥运会体操冠军杨伊琳。


中山大学体育部主任范振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体育人才的引进上,特别强调运动技能水平。引进的奥运冠军们现在从事公共体育课教学和相关项目的校运动代表队训练工作,深受学生们欢迎,运动队在全国和省内比赛的成绩也非常好。


彭国雄认为,越来越多专业运动员进入高校任教这一就业趋势与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相关政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自然而然需要很多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反哺和服务这项国家事业。”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等意见。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其中,在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方面,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


彭国雄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体教融合的政策背景,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不少高级运动员都选择经济类等学科专业,但他们回到高校任教时,又往往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的体育领域相关专业,更愿意去成为一名体育教师,这可能也跟个人的体育情怀有关,从事相关教育工作会让他们感到更有意义。“专业运动员去高校进修提升,退役后又回到大学任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就业观念在更新。因此,在专业教师中,优秀退役运动员这一队伍肯定会越来越庞大。”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日前,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下称《计划》)的通知,从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


《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体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爱奇体育副总经理董人毓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体育事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突破了通过培养运动员参加体育赛事这样一个范畴,成为一个由国家引领,体育行业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共同建设,大众广泛参与的大产业。《计划》的推动与落实对于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对于未来相关活动的展开、地区体育产业的运营、行业人才的吸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计划》重视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打通体教结合、体卫融合、体娱融合和体旅融合,释放体育发展潜能,这将给体育教育、大健康及体育旅游行业带来发展机会。


对于优秀运动员逐渐下沉到体育产业的各个领域,董人毓认为,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名人的示范感召作用,增强推进体育改革发展的广泛认同感和社会支持度,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体育产业与教育、经济、地区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融合,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董人毓说,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当前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优秀运动员资源,仅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便已不胜枚举,倘若将这些运动员资源引入教育体系,必将成为教育体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彭国雄表示,成为了大学教师的这些优秀运动员,有一种使命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也会去做社会服务,把他们的特长充分展示出来,有助于服务社会、培养体育运动人才,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提高体育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