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描述创业励志的词语 创业常用词汇一览表

创业目前被赋予了诱人的光环。说到创业,我们往往会对其充满激情。创业、融资、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风险都交织在一起。JotForm创始人Aytekin Tank探讨了自己不同于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之路,并就创业的相关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建议。“创业”这个词听起来可能很有吸引力,关于创业的建议往往会让人感到兴奋。无论是名言还是采访报道,都会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你遵循自己的志向,每周工作80小时,“全力以赴”,下一个亚马逊或Airbnb的创始人就是你。

真的有可能。我们都知道努力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然而,一味鼓吹“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普世创业神话,可能会让创始人们还没准备好就蠢蠢欲动。然而,许多聪明而有抱负的人在辞职全心全意创业时,往往会感到沉重的压力。他们将开始像机器一样昼夜不停地运转,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来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对于那些正在对抗疲劳,依靠蛋白质能量棒的创始人,我想和他们分享一条不一样的路:——Bootstrapping。正是这条路让我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创建JotForm,因为我知道即使像谷歌这样的公司也在争夺我们的市场份额。但是,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业务持续增长和发展,现在已经能够为420万用户提供服务,员工超过130人,而我们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不依赖于一分钱的外部资金。

JotForm绝不是一夜成名的神话。作为创始人,我没有自己的私人飞机。然而,我做了我最喜欢的职业,同时过着自由而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

对于任何类型的企业家来说,自举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下是我自己对Bootstrapping的思考,包括我创业的经验和收获。你也可以思考如何使用Bootstrapping以自己的方式获得成功。

Bootstrapping—小就是大

许多创始人认为,如果创业时能获得风险投资,就相当于拥有了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能实现创纪录数量的融资轮次,估值达到数十亿美元,这似乎是真的。但获得外部投资绝不是成功经营公司的唯一途径。越来越多自力更生的创始人开始创业时几乎没有或几乎没有外部资金,所以他们不用担心很多融资问题,不用关注自己在TechCrunch的排名,也不用费心在Instagram上早期创建个人品牌。他们可以专注于为真正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这些客户会通过付费来支持他们的想法。他们可能不像那些愿意花钱做公关的人那么出名,但每个行业都有很多独立、自给自足但利润丰厚的初创企业。

例如,MailChim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本切斯特纳特(Ben板栗)首先为他的设计咨询客户创建了一份电子邮件通讯。他创造了一个工具来简化这个繁琐的过程,从而创造了一个价值42亿美元、年收入6亿美元的企业。同样实现零风险投资的Todoist是生产力市场的领导者,超过1000万人和企业使用这一工具,企业客户包括苹果、星巴克和谷歌。创始人阿米尔萨利赫芬迪克(Amir Salihefendic)在2007年创立了Todoist的母公司Doist,并表示“我们正在跑马拉松,而不是短距离冲刺。”Basecamp成立于2004年,当时它的创始人杰森弗里德在一家网页设计公司工作,该公司需要一个项目管理工具来管理不同的网页设计项目。因此,他们构建了一个内部工具,并开始与客户一起使用,这就是Basecamp的前身。现在,Basecamp已经遍布全球30多个城市,拥有近220万客户和员工。

这些只是自力更生

食其力与VC支持的竞争对手抗衡,并成功招揽客户、实现高收入的公司中很少的几个例子而已。那他们与那些由VC支持的初创企业之间又有何不同呢?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他们可以自己做主,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去做,自己决定怎样实现公司成长。许多创始人其实都在埋头默默地创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去哗众取宠。


诚然,Bootstrapping这样自力更生、不依靠外部资金的创业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并非每一家公司都可以实现自筹资金式增长,有时候外部融资也是正确的选择。我们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但正是因为有这样自力更生的成功企业存在,也不禁让我们开始对于当下普遍流行的依靠风投资金来创业的理念产生质疑:“我们真的需要进行风险融资吗?”




自筹资金与外部风险融资:利弊分析

创业不易,无论你是只用自己的钱还是追求风险融资,其中都存在风险、挑战,都要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看过太多关于各种创纪录融资回合的相关报道之后,我们会感觉能够获得VC支持看上去十分地光鲜亮丽,甚至会认为这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我们许多人都可以说出一些通过融资方式实现成功的企业案例:Facebook、Google、WhatsApp、阿里巴巴、线上租衣平台Rent the Runway、Uber等等,不一而足。这是我们都能看得到的成功,但你要知道,与此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我们看不到的企业同样是依靠风险融资,但却最终走向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统计数据才是最客观的参考依据。


据哈佛大学讲师Shikhar Ghosh的研究表明美国大约有75% 依靠风险融资的初创企业以倒闭告终,当然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返还投资者的资金。Ghosh表示,如果我们将失败定义为没有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那超过95%的初创企业都算是失败。


一家初创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一辆自行车一样,需要一些速度才能让自己保持直立姿态。但是,一旦这家初创企业接受了外部资金的支持,那就相当于为自己开启了一个计时器。或者也可以这样想,如果VC支持是传说中的野兔,那自力更生、自筹资金的bootstrapping就是乌龟,它缓慢而稳定,但它会一直向前走。


我们都知道,过早走上扩展的道路是导致初创企业最终失败的首要原因。热切地创始人常常会在自己真正做好准备或者是真正需要之前就开始租赁大型办公场所、采用最新技术、开展花哨的公关和营销活动以及雇佣全套工作人员,而这往往会耗尽他们的资金。有时,投资者也会给他们压力,让他们达成这些外部指标。


相比较而言,自力更生的企业便不会面临这样的压力。他们不必去迎合任意的时间线,也不必展示曲棍球棒式增长图表。他们可以自由设定自己的目标,自由制定规则,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可以自己定义要实现的是怎样的“成功”,即便这一定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


显然,bootstrapping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在没有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运营好一家企业,你必须要学会游泳,否则很快你就会沉入水底。你必须具有创新性和战略性,而具备这些特质也可以让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企业家。采取bootstrapping方式创业总结来说有以下三大优点: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个人成长与收获

无论你原来的专职工作是设计师、产品工程师、开发人员还是UX专家,只要你成为了自力更生型创始人,那很有可能就事无巨细,都需要你亲力亲为。你可能需要发送包裹、接听电话以及撰写社交媒体帖子等。确实就是这样,虽然花费宝贵的时间在专业以外的事情上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但这样你才会了解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日后到了应该招聘正式人员填充这一职位的时候,你也会确切了解自己要寻找怎样的人才,了解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补充:在JotForm,我们招聘、扩充团队成员的脚步很慢。只有当我们已经备好了该职位第一年的全部薪水之后,我们才会开始招聘。这是你在决定是否应该开始招聘的时候可以参考的一个简单的经验法则,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正轨。




重要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

说到初创企业办公场所,你的眼前可能马上就能浮现出一副经典的画面:工业装修风格空间,高高的天花板,外露的建筑横梁,大气、明亮,一看就知道这是家“做大事”的公司。只是,在你真正需要这样的场所之前,这显然不是一项明智的开支。


自力更生型创业者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性选择,例如使用开源软件,以后必要时再进行升级,或者是在家办公、在联合办公地点租一个工位,自己负责公关和会计事务直到公司可以负担得起再去聘请专业人士。




保持精益状态才能保持灵活“转向”

在创业初期阶段,一切还都处于灵活可塑状态。你可以发布产品之后,收集客户反馈,并做出调整以适应真正的市场需求。这是一个优势。许多企业家会追求完美,但事实上完美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还很有可能会让你的公司处于风险之中。初创企业应该尽快发布他们的产品,不要以完美为目标来要求它,甚至根本就不要尝试去让它达到完美的状态。数以百计的初创企业已经通过后续转向、适应的方式走上了成功之路:


  • Instagram最初是一款名为Burbn的位置签到应用程序,之后创始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发现他们的用户使用最多的不是签到功能,而是大量地分享照片,于是才有了现在的Instagram。
  • Slack最初是被顺带开发用来支持一款名为Glitch的游戏,但之后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很快就意识到这游戏很失败,这款内部消息应用程序才是他们真正的机会。
  • YouTube一开始是一个约会网站,单身用户可以上传视频进行自我介绍,但创始人Jawed Karim、陈士骏和Chad Hurley发现这样反响平平,于是后来便开始支持各种类型的视频上传。

如果初创企业在早期阶段执着于推出“完美终极”的首版产品,那如果客户给出不符合他们期望的反馈,或者是同他们坦诚分享自己想要和需要的功能或服务时,他们可能会想要同客户去争论。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保持精益和灵活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商业优势。




如何通过bootstrapping方式开启创业之路

在开始之前,你应该做好以下五个基本方面:


  • 做好自己的日常本职工作
  • 开展一项副业
  • 分享你所创造的东西
  • 寻求解决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味只追随自己的激情
  • 靠近你的产品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纽约一家媒体公司做了五年的程序员工作。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会观察导师们如何实现他们的目标、团队成员之间怎样进行合作。我还看到了微观管理对于员工积极性的破坏。最重要的是,我创立JotForm的想法就是来源于此。


无论是专门报道初创企业内容的媒体,还是社交媒体所传播的创业理念往往会导致创始人只要有了想法就盲目开始创业的步伐。这种方法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许多本来很有前途的想法和公司都因为这种盲目而夭折。与其这样,不如采取以下五个策略,为取得创业的持久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做好自己的日常本职工作


递交一份激情澎湃的辞呈,大张旗鼓的辞掉当下的本职工作看上去并不像是明智的创业者之举。大多数自力更生型创业者都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业余时间副业的形式去探索、试探创业。只有当你的副业收入能够为你带来长期收入的时候,再选择辞掉当下这份稳定薪水的工作才会让你拥有财政上的安全感。像SpaceX、苹果、Product Hunt、Trello、WeWork、Craigslist 和Twitter 最开始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所能让你学到和得到的东西,不要再将“朝九晚五”看作是一种机械、乏味的工作形式。在一个发展健康、做事高效的公司中在获得稳定报酬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能可以为你将来自己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一项副业


Google,员工可以花20%的工作时间用于探索新想法或者其他创意项目。这一20%的时间政策在科技圈可以说是广为人知,但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一概念运用于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之中。


我们可以通过对副业的探索这一过程来创建起自己的整个创业项目,最重要的一点是,副业可以充分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在没有收入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玩、去探索、去学习。这是衡量你的副业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你的想象力,是否能真正激发起外部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前Spotify产品设计师Tobias van Schneider指出,事实上,副业项目应该是那种看上去会有点愚蠢,给人傻傻感觉的项目。“副业项目可行的唯一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这些项目上可以允许自己想的简单,可以改变主意,可以失败。换言之,也就是不要太认真地对待它们。当你把它看作是有点愚蠢、傻傻的东西时,你会带着“戏弄”的心态发现其中的乐趣,你不会给它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你会因此而享受不同类型的成功。”


如果能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令我们兴奋、激发我们创造力的事物上,我们绝不该对此吝啬。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好奇心,看看它会将你带到哪里。


3、分享你所创造的东西


即便你还没有完成这一“创作”,即便是八字还没有一撇,你也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将自己正在做的东西展示给别人看,这也是帮助我们获得前1000名用户的策略之一。现在,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可供我们进行分享,并且不需要多少成本。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平台,那些让你感觉舒服或者是你本来就每天在用的平台来分享,可以是YouTube频道、Instagram帐户、播客甚至是博客。简单的这样一种分享行为可以帮助你:


  • 在你启动初创企业或者是开始尝试销售你所创建的产品之前,就培养起了可以互动的受众(即便这一受众群体目前可能还很小)。
  • 打磨、优化你的想法。将一个概念解释给其他人是帮助自己找到隐形漏洞的一个最快的方法。利用产品发布之前的这段时间来让自己汲取更多的意见,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区。
  • 建立一个牢靠的表现记录。做业务不仅仅是追求金融交易,它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你将你们的产品展示给人们看并让他们参与到你们整个的创业旅程之中来,他们会对你们有更好地认识。他们会感受到你在他们身上有所投入,他们可以看到你一直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样在你正式创业之后,他们也很有可能会继续追随你的脚步。

4、寻求解决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味只追随自己的激情


事实可能与当下普遍倡导的观念有悖,最优秀的初创企业并非是由激情所驱动,他们是在解决问题。我们创立JotForm是为了消除我之前在媒体公司工作时亲身所体会过的一个摩擦痛点问题。在90年代末期,构建自定义表单是既繁琐又耗时的一件事情,因此我们就设想是否能开发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拖放工具。我知道人们想要这个产品,因为它解决了每天都在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


Y 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Paul Graham曾经说过,最成功的商业理念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这是创始人自己就想要的东西、这是他们自己就可以创建的东西、其他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件事值得去做。


Graham 这样写道:“在提到创业点子的时候,你想要使用的描述词汇不应该是‘想出’,而应该是‘留意到’。在YC,我们将这种从创始人自身经历衍生出来的想法称为‘有机’创业想法。最成功的初创企业几乎都是从这样‘有机’的创业想法开始。”


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 你在自己生活、工作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 你对周围的产品、服务甚至自己有什么不满?

蛋白棒RXBar的诞生就来源于个人需求,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Peter Rahal当时自己想要一款美味、成分简单的蛋白质棒,其中不含化学物质或合成成分。于是,他就开发了一种营养棒,可以满足健身人群、远古饮食(paleo饮食)人群以及他自己的需求。正如Basecamp创始人Jason Fried和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在他们的畅销书《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Rework”)中所写的那样:“创造优质产品或服务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做你自己就想要使用的东西。”


如果你在脑海中有了产品原型,那你至少要确保现在你就有热切的客户,而不是等待将来的某个时刻。“谁现在就需要这个产品?”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可行的创业想法。刚才我们提到的RXBar创始人Rahal在一开始就不断试验不同的食材配比,直到最后所品尝的味道让他们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来,他还要确保会有其他人为这个产品买单,于是他挨家挨户的测试、销售并最终迈过了这一门槛。


追寻问题所在才能提供明智的解决方案,而创业激情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5、靠近你的产品


自己坚持使用你所创建的内容,这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听上去似乎很简单,毕竟自己创建的产品,谁会不用呢?但是经营一家初创企业往往要面临诸多繁杂事务,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创始人很快可能就会背离自己的初心。


产品或者服务推出之后,让自己贴近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使用它、消费它、订购它,并深入体会细节。这样的参与和使用度会让你重新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体会、去感受,这样你就能发现第一手的问题。


此外,如果初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本身就是解决自己之前所遇到的问题,那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来进一步扩展解决方案。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 这款产品还能为我提供怎样的服务?
  • 对于现有和潜在客户来说,怎样才能让这个解决方案更具价值?

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是一劳永逸的得以解决。初创企业也绝不能停滞不前,而是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文化和市场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只有你继续挖掘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你们的业务才能保持新鲜、充满活力。


译者:a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