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世界上能成功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疯子,一种是傻子。胆大的叫疯子,执着的叫傻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曾经,有人问希尔伯特: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20世纪科学工作者的领袖幽默地说:“去月球抓苍蝇。”这不是开玩笑。因为如果你想做这样一件小事,你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在回答为什么时,希尔伯特说:“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解决许多相互关联的技术问题,这意味着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所有物质困难。”今天,人类已经成功登陆月球。去月球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捉苍蝇”一样摆在我们面前。
很多人说:要想成功,就要疯狂,下定决心,勇往直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抛弃理性和怀疑,不要想太多,以疯狂的信念和热情去行动。
人是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能力的,总有一些人愿意去挑战不可能。这不就是成功企业家的故事吗?只是在事情还没做完之前,大多数人都被认为是“疯子”。
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之一是“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他说,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新目标的人是那些相信自己可能性的人。以你目前的能力,判断你能不能做到,是不可能挑战新事物,克服困难的。通过不断的努力,人的能力可以得到无限的拓展。
1981年,24岁的孙正义创立软银公司,在东京发行个人电脑软件。当时,他只有两名兼职员工。开业第一天,身材矮小的孙正义对着两个苹果纸盒说话。
五年内,软银的销售额将达到7500万美元,成为日本第一。
听完发言,两位员工面面相觑,一致认为“这家伙肯定疯了”,当天就辞职了。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放弃了飞升飞机软银的头等舱位置。
许多年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孙正义仍然雄心勃勃。当他打算推出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时,他计划筹集300亿美元。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
但最终,在回顾交付给沙特土豪的PPT时,孙正义在这个数字上停顿了一下,思考了一会,毫不犹豫地把300亿美元变成了1000亿美元。
他告诉惊呆了的软银愿景基金CEO拉杰夫米苏拉(Rajeev Misra):人生苦短,一定要抓住机会,做大事。
软银愿景基金成立不到一年,孙正义一年花的钱超过了整个风险投资行业在美国的投资总额。
孙正义还表示,他将每两到三年推出一只新的1000亿美元愿景基金,每年投资500亿美元。
另一位成功的美国商人与孙正义有着相同的观点。40岁时,富商写了一本书《Art of the Deal》 (《交易的艺术》)。
他在书中说:既然人们总是要思考,
点什么,为什么不往大的方面想呢?大多数人害怕成功,害怕做出决定,害怕取胜,这就使我这样的人占了很大的优势。基于这样的想法,这位商人决定参选美国总统,开始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笑话,但最后居然离奇获胜,他就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
《疯狂的投资》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条跨大西洋电报电缆的铺设经过。这条电缆从伦敦到爱尔兰到纽芬兰,将近4000公里,历经12年敷设而成。从陆地到大西洋,科技的进步拉近了世界的距离,让远距离的跨大西洋讯息传达成为事实,让昨天的笑谈成为了今天的现实。
当时有很多的技术难题与困难,比如之前没有敷设过这么长的跨洋电缆,大西洋海地形没有勘测过,需要的资金太多,没有一艘船能够承载这么重的电缆,胶绝缘技术能不能成功的阻隔海水,连摩尔斯本人也不知道这条电缆架完之后能不能通,尽管困难重重,这项伟大的工程就在摸索中开始实施了,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最后成功的时刻,菲尔德钻进自己的船舱里号啕大哭。有媒体将菲尔德称为“当代哥伦布”,他曾经4年未回家,先后跨越大西洋30多次。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则称,大西洋海底电缆不亚于将人送上月球,菲尔德被称为“大西洋电缆之父”。 美国国会大厦壁画中有一副油画专门记载了这次事件。
华为的任正非也是这样的人,华为创业没几年时,任正非就在一次内部讲话上说:“十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
当时的华为可不是今天的华为,那时它做一台万门交换机都磕磕绊绊,而当时的全球八大电信制造业巨头看上去像几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25年后,华为不仅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获得了绝对第一的地位,在消费电子和企业级信息服务等领域,也获得了领导地位。

马云也是这样的人,在阿里巴巴创业早期,他就敢想敢说,被很多人当成传销或骗子。
马云曾经找过雷军拉投资,雷军拒绝了,这也成为他最后悔的事情之一。
当时雷军的手下说:“这人獐头鼠目的,满嘴跑火车,是不是做过传销?”
雷军听了点点头。
很多敢想敢说的人,都难免被人当成骗子。
孙正义向两名员工发表讲话时,任正非憧憬华为的未来时,马云描绘阿里巴巴的前景时。
当时听到的人一定觉得他们不靠谱,爱吹牛,甚至把他们当成骗子。
这的确看起来像骗子,骗子无一不是敢于说大话的。
这些成功者和骗子的区别是他们除了说大话,还目标坚定,矢志不移,一步步将大话变成现实。
为什么许多成功人士愿意说大话,硅谷有一个非常流行的10倍思维也许能解释一二。
10倍思维是: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比做到10%容易的多。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和主管谷歌实验室Google X的阿斯特罗·泰勒等硅谷精英都是这个10倍思维的信徒。
目标更大,反而更容易实现,这听起来有些反常识,但细想不无道理。
这是因为一个宏伟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常规,积极创新,不走寻常路。
为什么硅谷的创业者们都嚷嚷着要改变世界,背后也是这个10倍思维。
很多人觉得他们傻,创业想着赚钱就好了,改变世界是不是太天真了?
但即使只从金钱回报的角度看,那些立下改变世界的梦想的人,也往往更容易成为亿万富翁。
想明白这个10倍思维,再回头看那些被当成骗子的大佬们的言行,就容易理解了。
梦想大一些,想别人所不敢想,就已经淘汰了很多竞争对手,然后坚持这个大大的梦想,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当然世界是残酷的,无论如何,最后成功的都是极少数人,并非所有敢想敢做的人都能成功。
但那些敢于梦想的人,往往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因为其他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
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说: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继续前行,一步都不能停。
即使我们当不了最后胜出的强者,也千万不要做那个连想都不敢想,从未启程的懦夫。

罗伯特·清崎说:关于未来的一切都是谎言,但最重要的是“谎言会成真”。什么意思呢?你现在说“我未来成为亿万富翁,未来买自己的豪宅,未来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你未来成为亿万富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你住豪宅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你拥有私人飞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所以对于未来所说的所有一切都是谎言。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谎言有可能会变成真的!
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是靠了那么股子傻劲儿、疯劲儿,所以说:成功只有两种,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傻子和疯子有时候是一个概念,这股傻劲儿、疯劲儿我们给他归结为对一件事的执着,水滴石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了这种执著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可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关注并私信我,给你分享更多关于股权、管理、营销方面干货,并赠送《公司六大协议》及《公司章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