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不可征服 诗歌 创业时代诗歌不可征服

本报记者范佳来

“我为每分钟错过的一切向时间道歉。我向我的旧爱道歉,因为我把我的新欢当成了我的初恋。远方的战争,原谅我把花带回家。裂开的伤口,原谅我伸出手指。”——鑫波萨《在一颗小星星下》

Wislava Sin Posca(或译“Sim Borska”)是波兰诗人。她的诗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因为她在诗歌艺术上的精妙讽刺,挖掘出了人类现实生活背后历史变迁和生物进化的深刻含义”,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月19日,在诗人胡桑的主持下,思南书局的诗歌商店,欣赏了辛波萨的诗歌盛宴。

诗人胡桑带领大家阅读辛波萨主办单位提供的图片

维斯瓦辛波斯卡

读者或坐或站,阅读、聆听和分享辛波萨的诗歌和他们的感受。波兰女诗人的诗歌有一种平静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建立在日常事物和经历的基础上的,比如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和天空;安眠药、简历、衣服;电影、绘画、戏剧、梦等。所有的图像都充满了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可以到达人们的内心,而没有特别强烈的情绪。

诗歌晚读本选自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辛博尔斯卡诗歌全集》,—— 《我们为此而活着》 《我真实的灵魂犹如李子有核》 《在喧嚣和寂静之间》。这四本书收录了不同创作阶段诗人的所有诗歌。译者林洪亮是波兰文化功勋奖章的获得者,所有的诗歌都是从波兰语直译过来的。甚至连译名“Sim Borska”都体现了译者对文本正确性的坚持。

“林洪亮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翻译。很荣幸能分享他的翻译。”诗人胡桑也是辛弃疾诗歌的译者之一。他承认他在读书的时候受到了林洪亮翻译的影响。“林洪亮先生的翻译很简洁。他有一首诗‘我向旧爱道歉,因为我把新欢当成了初恋’。我甚至没有更好的翻译。”

现场读者分享他们的感受

同时,编辑还分享了她对辛波萨诗歌的理解。“写战争的时候没有悲伤,写爱情的时候没有激情,写生活细节的时候有疏离感。”。在她看来,这套书虽然是按照原来的出版顺序编排的,但四首诗终于有了自己的新风格:《我是个此地无人等候的人》是早期作品,先战后是爱情;《我们为此而活着》是一部成熟的作品,将她的目光投射到森林、宇宙、时间和未来;《我真实的灵魂犹如李子有核》是她经过十年创作窗口期后又写的一首诗;《在喧嚣和寂静之间》是辛波斯卡最早也是最后一部诗集,里面收录了她70年来的第一部诗集。

《我是个此地无人等候的人》

在胡桑看来,作为一个生活和平凡事物的歌者,一个为大问题提供小答案的思想者,辛波萨的诗言简意赅,瞬间就能深入人心,使她能够征服全世界大量的读者,这得益于她精湛的诗歌技巧。

比如“她有狙击手的敏锐眼光/看未来毫不退缩。”(《在喧嚣和寂静之间》)胡桑提到,她坚持不懈地试图用诗歌表达对事物的好奇,探索人类生活中的严重问题。她总是把诗歌视为生活的答案,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用思想和责任的语言工作的方式。在她的诗歌中,她几乎看不到西欧现代主义诗歌中对语言的放荡不羁的态度。她的诗严谨精准,几乎一个字都改不了,更别说删一句了。

“辛波萨不是那种写痛并试图赢得便宜的人

声、或者兜售空洞的语言快感的诗人,她一以贯之的主题是关于人类普遍的困境。她的某些极具现场感的诗歌就将人性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在令人震撼的反讽中,透露着诗人对人性的严厉拷问和深沉的爱。”胡桑表示。


在他看来,她的诗向生活的真理致敬,从不凌空虚蹈。“任何一首真正的诗作也必定是顺从生活的真理的,提醒我们不断去拷问生活的难题,直到触及答案的边缘。”


读者亦分享了他们对诗歌的不同理解——《钥匙》是象征丢失的爱情吗?《墓志铭》最后刻在诗人的墓碑上了吗?被读者青睐的《仇恨》是平静的爆发还是爆发的平静?《×××我离他太近了》是同床异梦,《填写简历》是一切从简,《记事本》是为生活书写……现场,许多读者用自己的声音,将同样的诗句吟诵成不同的版本,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沉静温和,诠释了自己对诗歌的情感。在思南书局诗歌店的穹顶之下,人头济济,人们静默地欣赏着诗歌之美,辛波斯卡在国内如此受到欢迎,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艾略特、帕斯布罗茨基……或许其他诺奖诗人的诗句稍显晦涩,普通读者难以读懂,唯有辛波丝卡的诗如此明朗,就像光。”


最后,胡桑和读者一起朗读《在一颗小星星下》结束了这个热闹的“静默”夜。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