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自开播以来就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被观众高度评价为“每一个镜头都彰显了行业良心”。虽然电视剧已经结束,但关于它的讨论仍然很热。尤其是医术精湛、精通中医养生的匪警娘娘腔,以其第一手药膳吸引了众多关注。很多网友好奇,这些药膳真的对身体好吗?平时能吃吗?记者咨询了浙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杨敏春,为大家详细讲解。
药膳名称:榛子酥
剧情回顾:第二集,靖皇后指示侍女将刚做好的榛子蛋糕送给景王。
专家解读:榛子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明目的功效,对糖尿病、夜尿症等肺肾两虚者有益。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频繁,也可少量食用。榛子适合饮食减少、疲劳、头晕、消瘦、癌症、糖尿病的人群食用。它也是一种坚果滋补品,适合癌症和糖尿病患者。
但榛子虽然营养丰富,但富含油脂,不建议高血脂、胆汁功能严重的患者食用。另外,由于榛子比较滑,腹泻、大便稀的患者要少吃。
药膳名称:百合清酿
剧情回顾:第24集,王静手里拿着匪警做的百合清酿,表示出国时最想念妈妈的手艺。
专家解读:百合味甘、微苦、微寒,主入心肺,滋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痰中带血;发热晚期;废热不清或情绪不佳引起的失眠、多梦、恍惚。
百合是夏秋季特别是干燥秋季非常好的食疗产品,可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常见的吃法有蒸百合、百合粥、百合茶。其中,百合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心烦、失眠、低烧、烦躁的人群食用。另外,在百合粥中加入银耳,有很强的滋阴润肺作用;加入绿豆可以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
药膳名称:茯苓鸡汤
故事回顾:第24集,百合酿好后,匪警递给王静一碗茯苓鸡汤。
专家解读:茯苓俗称云岭、松岭、涪陵,是寄生在松树根部的菌类,古人称之为“四季药”。春、秋、冬、夏,治疗遵循病形。寒热药,温以寒浆。风加风药,评色脉诊。也就是说,茯苓的功效范围很广,不分四季。它可以与各种药物搭配,其独特的功效可以被各种寒、温、风湿疾病所发挥。
茯苓搭配的很好,可以用在很多场合,比如安神。但茯苓也有禁忌症,如肾虚多尿、虚寒遗精、气虚下陷、津伤燥阴亏而无湿热。服用时忌米醋。常见的服用茯苓的方法有开胃汤、薏米粥、茯苓薏米饼、陈皮和姜汁茶等。
药膳名称:金桂小月
剧情回顾:第27集,匪警拿出自己的金桂堕胎让王静品尝。
专家解读:桂花具有祛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牙痛、止痛、活血。但是,功效并不大。吃桂花主要是因为桂花香气浓郁,可以增加食欲,也是古代化妆品的主要香料之一。大多数市民会把桂花放入茶中,在绿茶中放一些桂花,可以增强香味,消除口臭。桂花茶放点蜂蜜,增加美容美白护肝的功效。桂花茶能美容养颜,润喉润喉,改善痰多咳嗽的症状,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荨麻疹、胃寒胃痛、口臭、视力不清。
还不如吃桂花
专家解读:太师糕是一种用山茶花填充的糕点。山茶花花瓣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和各种微量的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同时,山茶花的美容功效,可以滑嫩肌肤,去除色斑等。“《本草纲目》《百草镜》中说:山茶多种,惟宝珠入药。也就是说,适合用作食物的山茶花仅有一个品种,如果是自家种的山茶花如果难以确定品种,一般不建议直接食用。”
药膳名称:紫姜茶
剧情回顾:第42集,静妃召唤侍女为梅长苏送上紫姜茶。
专家解读:所谓紫姜,其实就是仔姜,即生姜,因尖部发紫而得名。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紫姜茶的做法类似红糖姜汤,可以驱寒暖身,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初期症状。
秋季气候比较干燥,燥气容易伤肺,久服易出现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而且,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在秋季人们身体本就容易上火,再吃姜,无疑是给身体“火上浇油”,加重了秋燥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所以有了秋天少吃姜的说法。但事实上,姜在多数时候会被我们选择作为调料去食用,只要我们掌控好姜的食用量,即使是秋季也是可以当做调味品少量食用的。秋季并非绝对一点也不能吃姜,关键是不能“多食”。
(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