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举行。作为企业家代表之一,马参加了庆祝大会。前一天《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决定》发布,腾讯公司董事长兼CEO马入选“40年40人”。
对于此次评选,马表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腾讯的每一位员工和深圳科技产业的每一位建设者。腾讯生在深圳,长在深圳,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赶上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好地方”,赶上了团队和合作伙伴的“人和”。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深圳,就没有今天的腾讯。
这次,我听了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马说,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总结了40年来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从更高起点为深圳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更加殷切的发展期望。
“作为与深圳一起成长的企业家,我们非常激动。这是中央对深圳的充分信任和深切期待。特别是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得到了明确肯定和大力支持。这一次,深圳以带清单批量授权的方式,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了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了27项改革措施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将有力保障中央战略部署的落实,这让我们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马说。
华强北走出的互联网科技巨头
20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涌现了一批企业家。1998年11月,马与同学合作,在深圳注册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开发一款中文OICQ软件。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一段开创性的旅程。
马说,22年前,腾讯诞生在华强北一栋繁忙的大楼里,经历了挫折。曾经,腾讯连服务器都买不起,一度担心连工资都发不起。最后,它幸运地爆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技术和文化公司之一。截至10月14日,腾讯市值达到5.50万亿港元。
“22年来腾讯在深圳走过的路,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改革不止步,开放不止步,特区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深圳就会生生不息,深圳企业就会成长发展。”马表示,在腾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鼓励创业团队的是深圳“敢试敢闯,不放弃”的精神。作为深圳创业创新大潮中的一员,他能深刻感受到,正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拼搏和开拓精神,让深圳的奇迹得以实现。
40年来,深圳白手起家的企业家马立克花藤不计其数,创业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企业家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把深圳作为创新创业的第一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活。
如今,腾讯已经成为深圳的明星企业,行业标杆。
深圳努力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改革40年,深圳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和任务。马表示,站在新时代更高起点,让深圳企业涌现更多奇迹,让更多深圳企业成为全球创新典范,是对过去40年最好的传承和纪念。
“我们深圳企业要牢牢把握这一伟大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脉搏,以乘风破浪的勇气、敢想敢干的魄力,继续锻造一条符合国情、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挑起新的责任,拿出新的行动。”马说。
马认为,在建设的大背景下,深圳并不孤单,深圳依托整体优势,敞开胸怀吸纳全球人才,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生态,不断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节点”, 在大变局中不断夯实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基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腾讯要像深圳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一样,始终保持“开拓”、“创造”、“做”的精神,努力通过“创新、拼搏、开放、进取”创造更多让世界瞩目的新奇迹,这是对新时代、新机遇的最好回应。
采写:南都记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