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一直支持和引导休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水产养殖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休闲农业的突破口之一。目前,该地区的许多渔场已经从单一养殖转变为休闲渔业,以提高渔业养殖质量和效率。贝加郊野公园大禹水产养殖场和尚维庄园是两个典型的渔场,走出了独特的休闲渔业发展道路。
比起养鱼,钓鱼赚得稳当多了
沿着嘉定新城(马陆镇)大禹村主干道走,经过一片葡萄田,找到大禹水产养殖场。虽然位置有些隐蔽,但这个渔场在捕鱼圈还是挺有名的。据负责人费占斌介绍,大禹水产养殖场占地面积140亩,居区内前三。渔场四周树木茂盛,环境优美。除了草鱼和鲢鱼,还有黄颡鱼和白水鱼可供垂钓。
费占斌告诉记者,1996年刚来大禹村时,他在村里承包了30亩鱼塘,以养鱼、卖鱼为生。然而,在传统水产养殖中,鱼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价格。即使当年鱼料成本上涨,鱼的价格也未必贵,甚至还要承担赔钱的风险。所以,费占斌一开始养鱼卖鱼的收入并不理想。因此,他萌生了把渔场改成渔场的想法。
经过探索和实践,依靠养殖鱼类的优良品质,大禹水产养殖场逐步扩大到现在的规模。费占斌为记者算了一下账。去年,他在渔场投资约300万元,不包括饲料、鱼种和人工成本,赚了近100万元,远高于他养鱼的收入。“如果饲料变贵,鱼也能涨1-2元。比起养鱼,钓鱼稳定多了。”费占斌说。
改造成功后,费占斌也非常注重保护渔场的生态环境。他在鱼塘排水口附近种了几亩枇杷树,让鱼塘的水排入果树,过滤后排到外面。“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净化了水质。”费占斌介绍,该养殖场还被评为“全国水产养殖示范养殖场”。
新型渔场:渔友专程从外地赶来
如果说大禹水产养殖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渔场,那么贝加郊野公园的尚维庄园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渔场。一条整齐的木栈道环绕着鱼塘,每个钓鱼的地方都安装了夜钓设施……非常现代化。一位钓鱼的朋友告诉记者,尚维庄园闻名全国,他专程从外地赶来这里钓鱼。
据了解,这个地方原本是聚源新区青岗村的十个鱼塘,捕鱼生意很普通。园区移交贝加郊野公园运营后,与上海嘉定尚安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海斯渔业达成合作协议,尚安渔业公司董事长邵景贤表示,贝加郊野公园水资源丰富,不仅有十个鱼塘,还有26公里长的水系纵横交错,符合公司的经营规划。
去年,新渔场正式投入运营,占地100亩,可以实现除海钓以外的任何捕鱼方式,还推出了专门的“黑坑”捕鱼区。
下一步,尚维庄园将举办捕鱼比赛,利用世界各地的捕鱼渠道,聚集更多人气,为渔民打造社会生态圈,计划将庄园打造成一个捕鱼小镇。
农场改造垂钓休闲已成为嘉定的趋势。据悉,嘉定区共有29个渔场,面积近2000亩。其中60%以上发展了渔业业务,捕捞面积超过1000亩。区域渔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解峰说,该捕捞项目大大增加了鱼类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了渔场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鱼的质量,各区域水产站定期检查渔g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