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观察了几天《创业时代》,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差。这部剧不缺大牌,但所有大牌都只是代言,那张牌才是成败的关键。
黄轩和周一围一起演企业家
让我们从好的方面开始。《创业时代》真的是在说创业,而不是像《合伙人》那样打着创业的幌子东拉西扯。黄轩和周一围,一个是连续创业者,一个是首次创业者。风投公司的董事杨颖和宋轶直接关注项目。王学圻,一个早在大众创业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成功的企业家。尚未露面的王耀庆,是中生代成熟的企业家。司妮,风云人物背后的坚定追随者。能创造时代的普通码农张.
重要角色基本涵盖创业领域的典型样本,但问题也来自于——开播阶段节奏慢,这是国产剧普遍存在的问题;重播太多,是偶像剧普遍存在的问题。导演还是对观众没有信心,怕那些边刷手机边看剧的人错过重要的故事。
然而,有了这张卡,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容忍的。
杨颖宋轶扮演投资者的角色
《如懿传》是今晚的大结局。在接下来的赛程中,《创业时代》可能会是最强的国产剧。但是,阵容强大不一定是优质剧。《美好生活》和《远大前程》都是反面教材。目前《创业时代》的质量也是模棱两可,因为这些大牌需要证明自己。
宋轶最近在《我就是演员》中表示,他一直想撕掉于曼丽的标签。事实上,宋轶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好机会。她的剧不算太少,但真正经典的目前只有《伪装者》。现在,一个同样强大阵容的《创业时代》在宋轶面前。宋轶能否超越于曼丽,满仓大哥只能先祝她好运。
黄轩和周一围也需要证明自己。创业剧是一个覆盖面广、关注度高但优秀作品少的领域。这对黄轩和周一围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共同的挑战。他们都演过好作品,但还没有达到质量免责的地步。这一次,祝他们好运。
最需要证明自己的是杨颖。
杨颖扮演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经理
当你打开手机,只要是《创业时代》的相关文章,尤其是来自媒体的,几乎都是说杨颖没有演技。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杨颖的两个相对复杂的微表情。
上图显示,面对不靠谱项目的纠缠,她不得不保持礼貌的微笑,百无聊赖。杨颖饰演的纳兰是一家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级经理,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商业计划。她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几个关键维度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票,否则就浪费了。但她已经告诉对方问题出在哪里,对方还在找无意义的借口。这是忽略了蓝的专业性,所以蓝会很讨厌,但她不能失去风度。
纳兰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了
图为兰被富二代男友嘲讽时的表情。男朋友“活得像蛆”,不仅鬼混,还鬼混。那蓝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却被对方嘲讽为“你还在起跑线,我已经到了终点”。
如果你评估一个人的
演技,你好歹要拿出一场具体的戏来证明。可是地沟油自媒体们不管这些,他们看到只要骂杨颖就能带来流量,就能迎合一部分读者的胃口,所以他们可以什么话都说,而且从不举例子。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举例子,但只要跟风骂就对了。杨颖的演技肯定还有提高的空间,但她在这部剧里的表现,远不至于像传说的那么糟糕。满仓大兄弟希望杨颖可以有越来越好的表现,希望她也能撕下自己不会演戏的标签。

黄轩喝咖啡又吐回去
《创业时代》目前播到第五集,有两场戏比较打动我。一场是黄轩在咖啡馆里,一杯咖啡喝一天。在不知道可以免费续杯以前,他为了省钱,喝了一口吐回去,吐完了又喝回去。
确实够恶心、够夸张,但我相信现实中的创业者肯定干过比这更夸张的事儿。不光是创业者,包括很多背井离乡去打拼的人,一开始都是靠梦想撑着,才从潦倒的现状里爬出来的。
另一场也是黄轩的戏。他在创业失败又遭遇离婚之后,独自骑车去西藏。他给杨颖打电话时说了一句,“我是实在不知道该给谁打电话了”。这句话是他内心孤独苦闷的真实写照。当然,这也是撩妹的新套路。

黄轩给杨颖打电话
狭义的创业是做项目,广义的创业就是奋斗。一部主讲创业的电视剧想要获得共鸣,就是要通过大量源于现实的细节,让更多奋斗过的人看到,“那就是我”。
《创业时代》的原著作者付遥,曾在多家跨国公司从事过销售和培训工作,且业绩出色。如果他的这份超过20年的从业履历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真的在深耕的话,那么他拿出来的故事,肯定要比那些只用三五个月体验生活就编造出来的剧本,更能贡献大量干货和生活化的细节。

那蓝发现郭鑫年的创意被剽窃
国产剧的另一个通病是利用误会推进剧情。《创业时代》开局阶段也出现了两场误会,一是黄轩饰演的郭鑫年错把宋轶饰演的温迪当成了杨颖饰演的那蓝;二是那蓝从男友家负气离开之后,将郭鑫年的商业计划书落下了,导致郭鑫年的创意被剽窃。
但是这两个误会,都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认错人,以那蓝的身份和时间成本,她很难去深入了解一个创业失败、婚姻失败且新项目又不成熟的陌生人。这可以用缘分来解释,并不算是彻底的生造误会。
第二个误会就更有价值了。即使那蓝没把郭鑫年的项目书搞丢,郭鑫年的创意也很难不被剽窃。因为郭鑫年是种子创业者,他会经常找投资人谈合作,会频繁对外界讲解自己的创意并投递自己的商业计划书,而创业点子被人剽窃,几乎是创投圈无法回避的现实。这就是《创业时代》给出的第一个共性矛盾。

王学圻饰演成功创业者
共性矛盾来了,解决之道就是关键了。能否提供更多干货、共鸣和解决方案,才是《创业时代》的成败关键,是全剧的最后底牌。
既然《创业时代》的原著作者是有着20多年销售和培训经验的资深业内人士,那么他手里最不缺的就是案例。如果这些案例不是他现学现卖,而是既有亲身经历又有学习体会的话,那么这些案例就是创业者们极为难得的干货和解决方案。行业剧的核心就是真实案例,只要这一块给力,演技和节奏感都是次要的。
现在我们看到,王学圻饰演的金总,作为一个城府极深的成功创业者,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儿子剽窃他人创意的事了。他会如何解题,又会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这是剧情走向深水区的开始。

那蓝将成为郭鑫年的指路明灯
最后我们来说说《创业时代》的爱情。按照百科词条里的介绍,郭鑫年是勇于进取的创业者,而那蓝是他的指路明灯。我很喜欢这样的组合,因为创业成功的秘籍不是找到捷径或者找到钱,而是尽量少踩坑。因此,那蓝不仅是郭鑫年的指路明灯,更是屏幕前所有关注创业的观众们的指路明灯。现在,一部好剧的框架已经齐活了。《创业时代》能否成为精品,就看大牌与底牌们,怎么出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