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2元店”,很多人都会在脑海里看到这个神奇的号角声:“买不到2元,输不起,骗不了。只要你2元钱起,所有好货都带回家。”
如今,街上的“2元店”越来越少了。当我走进升级版的“2元店”沙坪坝时,我瞬间被拉回了从前.
上百样商品可挑选
沙坪坝汉宇路的这家“2元店”,其实是一家几百平米的生活百货。商场中心的“C”里有六个“2.5元区”。就是在这个区域,无数路人停下了匆忙的脚步,不自觉地走了进来。
2.5元钱能买什么?对于“2元店”来说,工作日这个难题的答案太精彩了。有——电蚊香液、钥匙扣、手电筒、不锈钢铲、剪刀、磨刀石、餐盘、橡皮擦、玻璃弹珠、电池等上百种产品。其品类涵盖厨房用品、日用品、文具、玩具等。
这些商品的特点也非常明显:都是叠放的,但大部分都没有外包装和说明书,功能只能通过肉眼和经验来识别。
“这是什么?”
“似乎在吹肥皂水的泡泡?看,里面有泡沫。”在这个区域,很容易听到质疑的声音,但似乎增加了人们探索这个区域的欲望。
将人拉回旧时光里
“我的头发大踏步地扔掉了,我不为心中的小悲伤感到可惜……”这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店里的大音响播放着二三十年前的歌曲,每一首歌都有很强的节奏感,让人被拉回到旧时光,——。
一对中年夫妇蹲在地上,试着玩发条青蛙。妻子说:“我们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养了这只小青蛙,所以我们玩得很好,摔得也不差。”
上、下、左、右、左.一位爸爸手里拿着一台不需要接电的环形游戏机,用双手戳了戳,向4、5岁的儿子展示自己高超的技术。
56岁的王阿姨拿起一个“刷柄”,忍不住笑了。20世纪80年代,她住在一个筒子楼里,“刷柄”是家家必备的物品,再细分为洗锅刷柄和痰盂刷柄。王阿姨没想到2021年还能再看到。
span>61岁的胡叔叔拿起一个酒提子,给老伴做出一个打酒的动作,两人相视一笑,无声地感慨着如梭的岁月。他们又摸了摸磨刀石、“不求人”、丝瓜布刷、皮鞋油,脸上再次出现同样的笑容。



探秘它的经营之道


逗留在“2元店”的这3个多小时里,我从形形色色的顾客身上,仿佛看到了它的经营之道或者说是存活之道。
2.5元起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的客源进来逛。在“2.5元区”,一位婆婆抱怨手上的商品质量很一般,一旁的爷爷立马说道:“2块钱个嘛,买了能用就行。”
“哎呀,这里还有暖水壶筛子卖,太好了。”“哈哈,一盒象棋才2.5元,买回去让娃儿学习。”在这里,还总能找到少见的、稀奇的、超低价的商品。
“你懂啥子,网购要等好多天嘛。”一位年轻女士在“2.5元区”挑了4、5样商品,并拒绝了丈夫的网购建议。
通过拨打一家位于浙江义乌的“2元店”厂家加盟热线,我还了解到,0.5元到1.5元就可以批发一件商品,保持人气、薄利多销就是生财之道。
但尽管如此,通过地图搜索软件还是能发现,重庆主城的“2元店”已经越来越少,整体行业的萧条,与此时店里热闹欢腾的景象大相径庭。

都市热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实习生 张含之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周圆
总值班:丁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