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的人很难进来。现在,每天在小道上走两次,然后在设备上拉几次。不要太舒服。”九里亭街道杜翔社区居民向忠本最近玩得很开心。现在,他只需出门5分钟就能走到社区新装修的口袋公园。和他一样,社区8000多名居民正在享受“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带来的便利。
“菜园”变花园
一条崭新的玻璃顶休闲长廊被绿树掩映,长廊前的休闲公寓全部铺上透水砖;在座位上看,前面有一个亭子缓缓流淌,水鸟不时经过;300米长的健身步道蜿蜒而过,两旁的鹅卵石小路和绿色草坪装点着脚下的风景,还安装了两台健身器材。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绿地,更早的时候,这里曾经是小区居民的“菜园”。
杜翔社区建于2000年初,有326栋自建房屋,常住人口约8000人,老年人和外籍房客占大多数。“洗脚上楼”的居民曾经将自家门前的绿地开垦为“农田”,也影响了小区的环境。经过几年的改造,这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绿地被改造成了居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
杜翔社区居委会书记朱杰说,这个“口袋公园”今年6月开工建设,9月初基本完工。改造涉及玻璃长廊、河道护岸、新步道、景观改善等多个项目。“我们还计划在园内增加一些石碑,以图文形式向居民介绍‘杜翔’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此外,今年,社区大门两侧将改造两个较小的绿地。到那时,居民可以在附近享受休闲和娱乐,而不必走得太远。
家门口的老年活动室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杜翔社区的变化远不止于此。无论普通人的需求在哪里,我们都应该做我们的工作。前期在杜翔住宅小区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发现居民对老年活动室的需求迫切。“以前的老年活动室建设滞后,设施设备老化,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朱杰表示,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完成了社区老年活动室升级改造。
“年轻人,把我的头发剪短。”“好的,叔叔,你坐下。”在新建成的花园对面,房子里不时传来笑声。推开门,你会在相邻的活动室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们围坐在棋盘桌前,“对峙”成双,“将军!”一位老人笑着说。在另一个阅览室里,一个老人正在看当天的报纸,轻松地看着自己,而他旁边的几个老人正在谈论正在播放的故事。
走廊的尽头是一个志愿者服务站。周一至周五上午8: 00至12: 00,社区符合条件的老人可来此免费理发。便民服务站的志愿者告诉小松:“每天都有大约10位老人来理发。除了美发服务,还有针线包、打气筒、便民伞、水电简易维修等便民服务。每天,这里的“生意”都很好。
经过去年的改造,目前杜翔老年活动室共有8个活动室,配备了日间休息室、影视室、书画室、健身保健室等功能场所。并配有休息座椅、空调、电视等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生活需求。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居民们竖起了大拇指:“装修后真的不一样了。每个功能室功能多,设施齐全。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的,如果我们无事可做,我们可以坐在这里。和邻居聊天真的很开心!”
“今年继续升级拓展社区生活圈,让老年居民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朱杰说。(新民晚报社区版记者金霏通讯员沈丽娜)